土豆這樣種不僅好吃而且個大產量高(建議收藏)
惠農網·農技學堂
4318人閱讀
土豆學名也叫馬鈴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在以前糧食匱乏的年代,土豆無疑是主食當中的“C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土豆的經濟價值也是進一步突顯,尤其是薯條等土豆加工產品的流行,使得土豆種植產業(yè)發(fā)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國的土豆種植產區(qū)可謂十分廣闊。而在土豆種植時,做好田間管理非常重要,這是獲得高產的關鍵一環(huán)。
1、水分管理
土豆在生長過程中從播種到成熟各個階段對水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土壤的含水量最少要保持在60%,尤其是播種后每條溝內都要將水澆足。另外,在幼苗期如果碰到高溫干旱的情況一定要再次將每條溝的水分補足,在幼苗期的時候,是土豆最需要水的階段,所以一定要保持土壤的充分濕潤。但是在土豆最后成熟期的時候,水分則不宜過多,同時陰雨天也要注意排水。
2、中耕施肥
露地、半膜或膜側方式種植的馬鈴薯,要及時中耕、培土,同時做好去除雜草、科學施肥等工作。在土豆幼苗期時要重施速效提苗肥,出苗半個月后要進行第一次的中耕翻*,將尿素與氯化鉀混合撒在土壤上。而在花蕾出現(xiàn)時開始第二次中耕,則要用復合肥和尿素等在撒在每個土豆穴中。
3、促弱控旺
當土豆植株現(xiàn)蕾時,畝用15%多效唑50克,或者烯效唑對水50公斤噴施,可以有效防止植株旺長,提高產量。另外,開花膨大期要合理控制地表葉片的瘋長,促進塊莖的形成和膨大,增加作物的抵抗力,避免營養(yǎng)多余的消耗。
4、病蟲害防治
土豆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huán)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做好對癥下藥、科學防治即可,比如晚疫病可及早用波爾多液或瑞毒霉進行防治,另外選用抗病品種進行種植是有效防止病害發(fā)生的基礎。而蟲害則主要有瓢蟲、*蠶、蚜蟲、蠐螬等,可用藥劑或人工捕殺等措施防治。
5、適時收獲
早春馬鈴薯一般出苗后60天左右,到4月底至5月初就可以收獲了,收刨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14點以后進行為宜。收獲一般包括除秧、挖掘、揀薯、貯藏前分級和運輸?shù)冗^程。收獲時盡量避免損傷塊莖并防止塊莖大量遺漏在*中。收獲的薯塊,運輸前最好間隔一定時間使薯塊表面干燥后、再及時裝筐。
以上就是有關土豆田間管理技術等內容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土豆田間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惠農網對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