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土豆高產栽培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9812人閱讀
馬鈴薯也就是土豆,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隨著全球氣候發(fā)生改變,近些年馬鈴薯種植病蟲害頻發(fā),其中馬鈴薯環(huán)腐病是我們最常見的病害之一,下面就給大家介紹馬鈴薯環(huán)腐病表現癥狀及防治措施。
馬鈴薯環(huán)腐病表現癥狀
馬鈴薯環(huán)腐病也被稱為“輪腐病、黃眼圈、轉圈爛”,是一種普遍的細菌性維管束病害,在馬鈴薯生長期或者儲藏期都有可能發(fā)生。不同時期表現癥狀有所差異,具體癥狀如下:
1、苗期。明顯的看出植株矮小細弱、葉片變小變皺、莖部的分枝減小變細,病斑顏色為褐色,葉子邊緣好像燒焦狀向上卷曲。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導致小苗黃化、枯萎死亡。
2、成株期。葉片同樣也是變小,葉片向上卷曲,顏色變?yōu)橥示G色。隨著病害的嚴重,葉片顏色變?yōu)闇\褐色、灰綠色,在中午的高溫天氣時,植株出現萎蔫癥狀。在發(fā)病中后期,葉片會枯死、莖部柔軟無力、維管束變?yōu)辄S褐色,橫著掰開用手擠壓,會流出乳白色濃稠的菌膿。
3、薯塊。病薯的臍部變皺并向內凹陷,薯皮顏色變?yōu)楹稚?,將其橫向切開,在橫切面上能夠明顯的觀察到維管束環(huán)變成有光亮的乳黃色至黃褐色腐爛,用手按壓,就會有黏稠的乳黃色菌液從腐爛環(huán)里溢出,沒有臭味。
馬鈴薯環(huán)腐病的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目前,已培育出抗馬鈴薯環(huán)腐病的品種,如克新1號、克新5號、克新6號、克新7號、克新10號、克疫、東農303、春薯1號、春薯2號、五里白、烏盟601、寧薯1號等,各地區(qū)應該因地制宜的選用。
2、種薯挑選
在選擇種薯之前要把病薯、爛薯挑出來,禁止使用疫區(qū)的馬鈴薯作為種薯,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先拿去檢疫,盡可能的使用完整的無病純種薯、實生苗或者催芽之后芽栽,減少使用切塊種植,以免切刀帶來感染。
3、種薯拌種
播種前每100千克種薯用75%敵克松可溶性粉劑280克加適量干細*拌種,或用36%甲基托布津懸浮劑800倍液浸種薯,或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薯。
4、整薯播種
為了避免切刀傳染,采用小整薯播種的辦法,連續(xù)實施3年可大大減輕危害。小整薯播種比切塊播種減輕發(fā)病率50%~80%,提前出苗率70%~95%,增產20%~30%。小整薯要用上1年從大田中選擇的抗病、農藝性狀好的品種,在開花后到收獲前選擇和標記健株,收獲時單收單藏;或從無病區(qū)調入。
5、田間管理
選擇排水性能良好、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塊進行種植,在常年雨水充沛的地區(qū),在精細整地時可適當擴寬壟溝、加高壟面。為了加強植株的抗病害能力,在肥料上要有充足的供應。同時要加強對地下蟲害的防治,以免植株損傷。
6、藥劑防治
發(fā)病初期,可用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噴霧防治,并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同時應及時清除病殘體并集中燒毀,對全園噴施消毒藥劑+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消毒處理。
馬鈴薯環(huán)腐病會造成一般地塊減產10%~30%,個別嚴重地塊減產60%以上甚至絕收,對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控制馬鈴薯環(huán)腐病的發(fā)生。
關于馬鈴薯環(huán)腐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