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拔節(jié)期是什么時候?怎樣管理好?
惠農網·農技學堂
40709人閱讀
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以北方種植居多,其他地方也有小面積種植。隨著春季的到來,氣溫慢慢回升,小麥的種植管理也逐漸進入關鍵時期。如果春季小麥的管理到位,能大大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對農戶們的增收起到重要作用。那么春季小麥該如何管理呢?
一、巧施拔節(jié)、孕穗肥
一般來說,小麥拔節(jié)初期不會出現缺肥現象,甚至還需要控水控肥。但是,如果大面積種小麥,追施拔節(jié)肥非常有必要。
1、在小麥第1節(jié)莖稈定長時,及時每畝追施尿素6-8公斤+鉀肥5-6公斤。
2、幼穗分化后,若劍葉露尖的葉色轉淡,需每畝追施尿素5-6公斤,避免小麥出現早衰現象。
二、預防倒伏
小麥種植,高產和倒伏存在一定矛盾,倒伏對小麥產量有著較大影響。有數據顯示,小麥出現倒伏越早其損失越大,若在孕穗至抽穗期發(fā)生倒伏,可造成減產50%左右;在開花至蠟熟發(fā)生倒伏,了減產20%-40%。小麥倒伏可分兩類,即莖倒和根倒。莖倒是莖稈出現不同角度傾斜,還可恢復正常;根倒是從根部發(fā)生的大角度傾倒,甚至倒平在地面,很難再恢復直立狀,對小麥產量影響最大。
如果是因為小麥品種抗逆性不好,植株生長過高,根系發(fā)育較差;播種密度過大,氮肥用量過量而磷鉀肥用量不足等因素引起的倒伏,除了采取劃鋤、中耕、鎮(zhèn)壓等措施外,建議及時噴施矮壯素、多效唑等生長抑制劑,對于預防小麥中后期倒伏有明顯作用。
一般來說,可每畝使用濃度為0.25%-0.4%的矮壯素溶液50-60公斤,在小麥分蘗至拔節(jié)初期進行葉面噴施。也可以,每畝使用15%的多效唑粉劑35-50克,兌水50公斤,在小麥3-5葉期進行噴施。
三、防治病蟲害
小麥生長中期的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紋枯病、銹病、蚜蟲、紅蜘蛛等。
1、對于小麥紋枯病的防治,種植戶們可以每畝使用5%的井崗霉素500毫升,或者紋霉凈水劑300毫升,兌水50公斤進行噴霧。
2、對于小麥白粉病、銹病的防治,可以每畝使用20%的三唑酮80毫升,兌水50公斤進行噴霧。
3、對于小麥紅蜘蛛的防治,可以每畝使用20%的掃螨凈20克,兌水30公斤;或者每畝使用1.8%的蟲螨克乳油6-8毫升,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灑防治。
4、對于小麥蚜蟲的防治,種植戶可以每畝用10%的蚜虱凈30克,兌水50公斤,進行噴霧防治。
以上就是春季小麥種植管理要點,春天到來時,氣溫逐漸回升,小麥葉片從越冬狀態(tài)開始重新生長,很快進入返青期。所以農戶們要重視小麥的春季管理,春季小麥的管理要早抓早管、分類指導、合理運籌肥水,促穗足粒多粒重,為小麥高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于小麥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四月小麥種植管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