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潰瘍病怎么防治?獼猴桃潰瘍病防治技巧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8641人閱讀
獼猴桃是大眾喜愛的水果之一,它吃起來酸甜爽口,很是細膩,也是送親朋好友的首選?,F(xiàn)在很多農民朋友會選擇種植獼猴桃賺錢,但種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xiàn)根系腐爛,也就是根腐病,那要如何進行防治呢?發(fā)病原因是什么?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詳細講講!
一、獼猴桃如何防治根系腐爛?
1、農業(yè)防治
重施有機肥,平衡施肥,增施活*君復合菌劑,改善土壤環(huán)境,抑制病原菌數(shù)量;合理修剪,改善園區(qū)通風透光條件;雨季及時清溝排水,避免樹盤積水;勤防地下害蟲,減少根系損傷。
2、藥劑防治
發(fā)病初期,可用甲霜·噁霉靈、絡氨銅、氯溴異氰尿酸等灌根及涂抹病部,并通過噴淋生物刺激劑恢復樹勢;對于特別嚴重的直接挖除,對土壤中殘留的樹樁和發(fā)病的根系,集中銷毀,防治蔓延擴展。
二、獼猴桃根腐病的發(fā)病原因
1、栽植過深,土壤板結。土壤板結大多是因為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使得根系活力下降。黏重土壤易誘發(fā)根腐病,土質黏重而干硬,透氣性很差,使根系生長不良,易感染此病。
2、根部積水過多。排水不暢導致獼猴桃根系積水,根系呼吸不暢,出現(xiàn)漚根爛根。
3、營養(yǎng)不足,如掛果量過大,土壤營養(yǎng)不足。
4、凍害或者施肥距主根較近或施肥量大。
5、PH值過高的地塊,鐵被固定而不能正常吸收易導致根腐病。
6、栽植時苗木帶菌。
三、獼猴桃根腐病癥狀
1、受害根部癥狀:根腐病發(fā)病初期在根頸部出現(xiàn)暗褐色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大后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病害部位皮層和木質部逐漸腐爛,有酒糟氣味,菌絲大量發(fā)生后經(jīng)8-9天形成菌核,似油菜籽大小,淡黃色。下面的根系逐漸變黑腐爛。
2、受害后葉片癥狀:地上部分長勢弱,萌芽遲,葉片小,葉色黃,葉片迅速變黃,隨之整株樹體萎蔫死亡。
一般來說,種植獼猴桃的農戶都擔心得根腐病,要是沒有防治得好,可能整棵樹都可能死亡,所以農戶需要倍加注意,一旦發(fā)現(xiàn)種的獼猴桃根系腐爛,就需要及時防治,可以借鑒上文的方法,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獼猴桃防治根系腐爛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