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李如何實現(xiàn)高產種植?奈李高產種植技術要點
惠農網·農技學堂
19908人閱讀
李子是很多人都喜歡種植的一種果樹,其投資小回報高,而且李子豐富的營養(yǎng)口感,也使得它在市場上十分走銷,只要銷路找得好,想要賺錢還是不難的。當然,前提也必須保證李子果實的品質,而這就要求在李子的種植過程中要做好各類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那么李子呈“豆沙餡”狀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一起來了解下吧。
李子呈“豆沙餡”狀是怎么回事?
主要是李小食心蟲導致的結果。李小食心蟲是李樹果實的主要害蟲之一,被害果實內呈“豆沙餡”狀,并在蟲孔處流出果膠。幼果被害后,表面無明顯癥狀,只是容易出現(xiàn)早期脫落的現(xiàn)象。膨大期果實受害后,幼蟲蛀孔部位會有淚珠狀膠液流出,蛀孔為黑色,數日后會有蟲糞從此排出,蟲糞為紅色,故有人稱之為“豆沙餡”。當蛀孔部位流出的淚珠狀膠液色澤變?yōu)樽霞t色時,果實極易脫落。
李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
一般以老熟幼蟲在樹冠下0.5-5厘米深的土層中越冬,也有少數幼蟲在地面或樹干翹皮縫隙中越冬。約在李樹花芽萌動時,越冬幼蟲出*做夏繭(也有在*內直接在冬繭上做夏繭的)。落花后成蟲羽化,卵產在果面,卵期7天左右。
6月中下旬是第一代成蟲發(fā)生盛期。卵產在果面,孵化后蛀入果內,幼蟲期約20天。脫果后一部分尋找適合的場所越冬,一部分繼續(xù)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第二代成蟲發(fā)生盛期。第三代幼蟲多從果?;恐耄缓茸兗t,易脫落。
李小食心蟲的防治方法
1、果園清園
秋冬季節(jié),徹底清掃果園,刮除樹上的翹皮、死皮,摘除樹上殘留的僵果、病果,并帶出園外,集中燒毀或掩埋。在樹體萌芽前,噴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100的波爾多液,強化對越冬病原菌的殺除力度。
2、生態(tài)建設
使用燈光誘殺或糖醋液誘殺,對成蟲均有良好的殺傷效果。同時加強園區(qū)生態(tài)建設,保護利用天敵。也可采用林下養(yǎng)殖雞的方式進行李小食心蟲的防治,通常一畝地建議飼養(yǎng)60只成齡雞。
3、化學防治
主要涉及兩種方法,以地上防治為主,每年3月初花前防治一次, 6月至7月,每15天打1次藥,一般2-3次,藥劑主要是菊酯類按2 000倍液噴灑。而樹上噴藥,需于落花末期果實綠豆粒大小時噴施高氯甲維鹽或40 氧化樂果乳劑1 000倍液。
總的來說,李小食心蟲是危害李樹的常見害蟲之一,嚴重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各種植戶要良好的掌握李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并結合以上方法來執(zhí)行科學的防治。
關于李子呈“豆沙餡”狀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