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適合用哪些果樹嫁接?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3449人閱讀
黃桃是一種優(yōu)良桃品種,亦稱黃肉桃,原產(chǎn)于我國,它色澤鮮艷,營養(yǎng)豐富,經(jīng)濟效益高,鮮食加工均宜,目前栽培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但是隨著黃桃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病蟲害也日益嚴重。那么黃桃都有哪些病蟲害?該如何防治呢?
一、主要病害
1、流膠病
生理性病害,主要由凍害、蟲害、機械傷害以及樹體營養(yǎng)失調(diào)、樹體衰弱、抵抗力差等栽培管理技術不當引起,輕者造成減產(chǎn),重者死枝死樹。
防控措施:樹干涂白或用防凍劑涂抹,防止凍害發(fā)生;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及時防治天牛、吉丁蟲等枝干害蟲;生長季盡量避免造成大的傷口。
2、瘡痂病
又稱黑星病、黑痣病,病菌主要以菌絲在枝梢病斑上越冬, 溫暖潮濕條件利于發(fā)生,主要危害果實,其次危害枝梢和葉片,嚴重影響黃桃外觀品質, 是果實商品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果實開始發(fā)病出現(xiàn)褐色小圓斑,以后逐漸擴大為直徑 2~3 mm 的黑點, 病斑多時聚合成片。病菌只危害病果表皮,使果皮停止生長并木栓化,果肉生長不受影響,病情嚴重時會裂果。枝梢發(fā)病初期產(chǎn)生褐色圓形病斑,后期病斑隆起,顏色加深,有時出現(xiàn)流膠現(xiàn)象。 病菌只危害病枝表層, 第 2 年樹液流動時會產(chǎn)生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
防控措施: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濕度;發(fā)芽前噴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謝花后至套袋前每隔 7~10 天噴 1 次殺菌劑,輪換使用 10%苯醚甲環(huán)唑 2 000 倍液、 50% 多錳鋅 800 倍液。
3、褐腐病
果實生長后期發(fā)病較多,感病初期病部呈褐色圓形小病斑,之后病斑擴展很快,露出灰色粉狀小球狀孢子堆, 呈同心輪紋狀排列,病果大部或完全腐爛、落地。 桃花感染病菌后凋萎變褐,干枯附著于桃枝上,有花腐的桃枝梢尖枯死。 病菌適宜在 25~27 ℃ 多霧多雨天氣侵染。
防控措施: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果園濕度;增施有機肥,減少氮肥用量;果實套袋;注意減少果面?zhèn)? 冬季剪除病枝, 摘除病僵果,收集燒毀或深埋。 抓關鍵期用藥,如發(fā)芽前噴 5 波美度石硫合劑或 45% 晶體石硫合劑 30倍液,落花后 10 天左右或花前、花后各噴 1 次,間隔 10~15 天再噴 1~2 次, 直至果實成熟前 1個月左右再噴 1 次藥,常用藥劑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嘧菌酯、腈苯唑、多錳鋅等。
二、主要蟲害
1、金龜子類、大灰象甲類害蟲
屬食葉害蟲,共同特點是以成蟲啃食幼芽、嫩芽和嫩梢。 程度重時一夜之間幼芽或嫩葉可被“一掃而光”。
在防治上應抓住早春出*關鍵期進行土壤處理。 成蟲主要利用其假死性、 趨光性人工捕殺,結合樹上噴藥加強防治。新定植苗木可罩網(wǎng)袋保護。
2、紅頸天牛
主要危害枝干,幼蟲蛀食樹干和大枝木質部,可深達樹干中心,蟲道呈不規(guī)則形, 從蟲孔排出紅褐色木屑狀蟲糞, 常引起流膠,嚴重時造成大枝甚至整株死亡。
防控措施:枝干涂白,防止成蟲產(chǎn)卵;成蟲發(fā)生期人工捕捉;用小刀挖除蟲道內(nèi)的幼蟲,或用浸泡過藥液的棉球塞住蟲孔。
3、紅蜘蛛類
3 月上中旬噴布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 6 月下旬到 8 月高溫干旱期隨時調(diào)查,平均每葉有 2~3 頭成螨時要及時噴藥,做好夏收前后紅蜘蛛的防治工作, 爭取在點片上控制,可用藥劑以阿維菌素等生物制劑為主。
4 桃蚜
桃蚜種類很多,生產(chǎn)中最常見的是桃粉蚜和桃瘤蚜,以卵越冬,第 2 年桃芽萌動期和花期前后是這兩種害蟲防治關鍵期。吡蟲啉、啶蟲脒等防治效果較差, 當前防效較好的藥劑有氟啶蟲胺腈、氟啶蟲酰胺和螺蟲乙酯等。應注意交替用藥,以延緩抗藥性的產(chǎn)生。菊酯類與煙堿類藥劑復配制劑, 或氟啶蟲胺腈等藥物也有一定預防作用。
以上就是黃桃病蟲害防治大全,黃桃病蟲害預防應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科學防控”的方針,以農(nóng)業(yè)和物理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害。
關于黃桃病蟲害防治大全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楊梅最新病蟲害防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