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早衰的解決辦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6228人閱讀
雷公菌也叫地皮菜,這種堪稱是農(nóng)村最臟最難洗的*菜,近年來卻大受歡迎。雷公菌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其蛋白質(zhì)含量高于雞蛋、木耳、銀耳等,總氨基酸含量與發(fā)菜、香菇相近,因此,雷公菌也成為了很好的保健品。但是*生的雷公菌量相當有限,在市場的驅(qū)動下,目前已有地區(qū)開始采用人工栽培的方式。那么雷公菌要怎么種植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1、生長環(huán)境
雷公菌是真菌和藻類的結(jié)合體,生存范圍很廣,一般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在腐爛的雜草堆或者水泡過后的羊糞便處冒出來,或生長于大樹的基部或者苔蘚植物群當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尤其在春季3-5月、秋季9-10月為最佳采收期。當氣溫在20-28℃之間、空氣濕度大、陰天或雨后時,是采收的良好時機。
2、種植環(huán)境
雷公菌適合種植在北緯40度的地方,在南方一般需要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坡上。最佳的生長溫度是25度,對水源的要求很嚴苛,在人工種植時應合理把握好水分。其中含鈣量豐富的土質(zhì),或者是石灰巖和喀斯特巖溶較多的地區(qū),是最佳種植地。
3、管理方法
(1)雷公菌肥料是將陰干的羊糞豆與酸性黑土混合,然后均勻撒在種植的地面上,施肥后需要把土壤和肥料壓平、壓實。
(2)雷公菌非常喜歡水分,所以在人工種植時合理把握好水分。平時可以采用雨水、雪融水、井水等噴灑。而且必須每天噴一次,半個月后再將菠菜葉和鮮青草用混合打成糊狀,與水均勻噴灑在上面。
(3)待雷公菌長到理想的厚度、面積時就可采收。第一一般都不會長太大,所以在采收時一定要把握時間,否則等到歇了再采收雷公菌就會老死。采收時也必須大量噴水,以地面有積水為準度。
4、繁殖方式
自然界中,雷公菌是遇到水之后馬上又恢復生機,快速繁衍,人工種植雷公菌時,想要雷公菌繁衍的快,就需要把雷公菌的藻絲分成若干個小段(藻殖段),每個藻殖段再通過細胞分裂長成長的絲狀體,然后直接栽種在土壤中,保持每天澆足水分,過不了多久就能長出新的雷公菌。
5、采收
雷公菌一般喜歡惡劣的環(huán)境,而且生命力十分頑強,正式生長后可以采收很多次,但是在采收時要注意不能損傷雷公菌的“根”,損害后會影響雷公菌的再次生長。采收的地衣必須風干或者曬干儲存,這樣就不會破壞有益成分,從而提高銷售壽命。
總的來說,雷公菌是可以種植的,但雷公菌目前還沒有成規(guī)模的人工種植,市面上的雷公菌產(chǎn)量主要來源為*生雷公菌。因此,建議新手朋友們不要盲目跟風種植。
關(guān)于雷公菌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