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播種期綜合防治病蟲害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210人閱讀
小麥吸漿蟲是很多糧食種植戶朋友都頭疼的一種蟲害,什么時候是防治小麥吸漿蟲的最佳時期?用什么藥防治?是大家問得最多的兩個問題。下面一起來學習了解下小麥吸漿蟲的防治技術。
一、小麥吸漿蟲介紹
小麥吸漿蟲為世界性害蟲,廣泛分布于亞洲、歐洲和美洲主要小麥栽培國家。國內(nèi)的小麥吸漿蟲 亦廣泛分布于全國主要產(chǎn)麥區(qū),我國的小麥吸漿蟲主要有兩種,即紅吸漿蟲和黃吸漿蟲。小麥紅吸漿蟲主要發(fā)生于平原地區(qū)的渡河兩岸,而小麥黃吸漿蟲主要發(fā)生在高原地區(qū)和高山地帶。麥紅吸漿蟲雌成蟲體長2~2.5mm,翅展5mm左右,體桔紅色。前翅透明,有4條發(fā)達翅脈,后翅退化為平衡棍。
二、小麥吸漿蟲危害癥狀
幼蟲潛伏在穎殼內(nèi)吸食正在灌漿的麥粒汁液,造成秕粒、空殼。小麥吸漿蟲以幼蟲為害花器、籽實和或麥粒,是一種毀滅性害蟲。
三、小麥吸漿蟲防治方法
1.農(nóng)業(yè)防治
(1)選用抗蟲品種
吸漿蟲耐低溫而不耐高溫,因此越冬死亡率低于越夏死亡率。土壤濕度條件是越冬幼蟲開始活動的重要因素,是吸漿蟲化蛹和羽化的必要條件。不同小麥品種,小麥吸漿蟲的為害程度不同,一般芒長多刺,口緊小穗密集,揚花期短而整齊,果皮厚的品種,對吸漿蟲成蟲的產(chǎn)卵、幼蟲入侵和為害均不利。因此要選用穗形緊密,內(nèi)外穎毛長而密,麥粒皮厚,漿液不易外流的小麥品種。
(2)輪作倒茬
麥田連年深翻,小麥與油菜、豆類、棉花和水稻等作物輪作,對壓低蟲口數(shù)量有明顯的作用。在小麥吸漿蟲嚴重田及其周圍,可實行棉麥間作或改種油菜、大蒜等作物,待雨年后再種小麥,就會減輕為害。
2.化學防治
(1)土壤處理
時間:①小麥播種前,最后一次淺耕時;②小麥拔節(jié)期;③小麥孕穗期。
藥劑:80%敵敵畏乳油50~100毫升加水1~2千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5千克噴在20~25千克的細*上,拌勻制成毒*施用,邊撒邊耕,翻入*中。
(2)成蟲期藥劑防治
在小麥抽穗至開花前,每畝用80%敵敵畏150毫升,加水4千克稀釋,噴灑在25千克麥糠上拌勻,隔行每畝撒一堆,此法殘效期長,防治效果好。
綜上就是小麥吸漿蟲防治要點的全部內(nèi)容,僅供大家參考學習,如果有些藥劑現(xiàn)在國家已經(jīng)明令禁止使用的,大家就不要再用了。
關于小麥吸漿蟲防治時間和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