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藥材冬季防寒工作?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18567人閱讀
白芨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功效,隨著*生白芨減少,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人工種植,下面一起來了解白芨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
1、選地整地
選擇土壤肥沃,排水好,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質(zhì)壤土,及陰濕地塊,先翻耕土壤20cm以上,每畝施入堆肥或者腐熟廄肥1500-2000kg作基肥,然后作畦,等待播種。
2、播種移栽
一般用地下塊莖繁殖,播種時間在春季或者是秋季,首先將白芨種塊進行切塊,切口用草木灰或石灰粉消毒,然后按株距30cm×20cm進行播種,當幼苗生長到3~5cm時可以進行移栽,一般有原球莖的幼苗均可移栽存活,存活率可達90% 以上。
3、中耕除草
白芨生長過程中,要做好除草管理,一般一年需除草3-4次。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長旺盛期,此時白芨幼苗矮小,雜草生長快,因此要盡快除雜草;第三次除草在8-9月;第四次結(jié)合收獲間作的作物淺鋤廂面,鏟除雜草。每次中耕都要淺鋤,以免傷芽傷根。
4、追肥
白芨是喜肥植物,結(jié)合中耕除草,每年進行3-4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3-4月齊苗后,畝施施硫酸銨4-5公斤,兌腐熟清淡糞水施用;第二次施肥在5-6月生長旺盛期,畝施過磷酸鈣30-40公斤,充分漚熟后堆肥撒施在廂面上;第三次在7-8月,每畝施入腐熟人畜糞水拌*雜肥2000-2500公斤。
5、灌溉排水
白芨喜陰濕環(huán)境,經(jīng)常保持濕潤,干旱時要澆水,7~9月份早晚各澆一次水。白芨又怕澇,大雨及時排水避免傷根。
6、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黑斑病,以防治為主。根腐病發(fā)病初期用 50% 退菌特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灌根,也可用50% 多菌靈800倍液或50%百菌清 800倍液噴施,每隔15d噴施1次,連續(xù)3~4次。 黑斑病7~9月為發(fā)病盛期,可用50% 多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預(yù)防,或發(fā)病時噴施,每隔5~7d噴 1次,連續(xù)2~3次。蟲害主要是小地老虎。危害嚴重的地塊,可采取人工捕捉,或用90%晶體敵百蟲0.5kg ,加水2.5~5.0kg ,拌蔬菜葉或鮮草50kg制成毒餌誘殺幼蟲。
白芨止血效果特好,為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是藥用價值非常高的一種植物。由于市場需求的擴大,及*生資源的減少,人工種植效益可觀。
關(guān)于白芨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