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爆盆后如何養(yǎng)護?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790人閱讀
蘆薈,相信大家非常了解,不僅觀賞性佳,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因此很多人家中都有養(yǎng)殖。蘆薈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想要養(yǎng)蘆薈,要做好種植管理。其實蘆薈的生長力很強,那么蘆薈怎么種植管理?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花盆挑選
在養(yǎng)殖蘆薈之前,挑選一個大小適中的花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蘆薈苗大盆小,則會抑制蘆薈的健康生長;反之,如果蘆薈苗小盆大,容易導致每次澆水后不容易干,久而久之造成爛根,同時也會顯得頭輕腳重,缺乏美感。
2、土壤選擇
蘆薈喜歡透水性、透氣性良好、不易板結(jié)的中性疏松土壤,可以選用腐殖*、粗砂、園林*按照4:2:2的比例混合,粗砂的比例不宜過高,因為沙質(zhì)土壤容易導致水分和養(yǎng)分的流失,造成營養(yǎng)不良。
3、環(huán)境溫度
蘆薈喜光耐熱,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非常有利于蘆薈的生長,因此要每天盡量保持6-7小時的日照,但這不代表光照越多越好,盛夏時最好適度遮陰,以防止蘆薈被曬傷。同時它懼寒冷,養(yǎng)殖環(huán)境最好在15-30℃之間,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如果低于0℃植株很容易死亡;而高于30℃也容易枯萎,夏季需要噴水增加植株周圍空氣濕度從而降低溫度。
4、水肥管理
蘆薈澆水不要太頻繁,不干不澆。盛夏時可保持3-5天澆一次的頻率,且盡量在日落以后。冬天澆水頻率適當降低,且最好在中午澆水。春秋澆水頻次和時間不限,觀察植株狀況而定。蘆薈施肥主要為磷酸鈣或者復合肥。溫度高生長快時多施肥,反之少施肥。蘆薈病蟲害少,一般不需要殺蟲藥。
5、繁殖方法
常見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一般在早春進行,將植株從從盆*中取出,選擇基部健康小苗另外上盆,不需要栽得太深,上盆前期需少澆水,等待半個月后再澆透水。而扦插繁殖生根時間比較長,從老株頂端剪取10厘米左右的葉片作為插穗,切口需涂抹草木灰后晾干兩天,之后可以插入盆*中,保持盆*濕潤即可。
以上就是蘆薈種植管理的要點,蘆薈起源于熱帶,典型的喜溫畏寒,一定要做好冬季防凍。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0℃,當溫度降到5℃左右時蘆薈會停止生長,要采取一些保溫措施,比如移到室內(nèi)或進行適當遮蓋。
關于蘆薈種植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平安樹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