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薯種植技術和管理要點
惠農網·農技學堂
9454人閱讀
在南方,很多農民朋友都會種植涼薯,它不但能當做水果生吃,也可以當蔬菜炒著吃,營養(yǎng)比較豐富,但在北方比較少見,那邊可以種植嗎?是怎么種的呢?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文。
一、涼薯在北方怎么種植?
涼薯原產熱帶美洲,現廣布于東半球熱帶地區(qū),中國西南部各省比較常栽種。單從溫度方面來說的話涼薯的生長需要具備較高的溫度,發(fā)芽期要求30℃的溫度,地上部及開花結莢期適宜的溫度為25~30℃。溫度低于15℃時生長發(fā)育會受到抑制,而有些北方氣候相對干燥,溫差比較大,年平均氣溫偏低,不大適合涼薯的生長,一般中國南部四川、重慶兩湖、兩廣才種,少數北方地區(qū)也會種植。
二、涼薯在北方的種植技術
1、選擇土壤
涼薯的食用部分是地下塊根,應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干燥的沙質壤土比較好。
2、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前茬收獲后,深耕25~30厘米,每畝施入草木灰500公斤,豬糞1000公斤。播種前15天將*塊打碎耙平,做成1.2~1.3米寬的高畦,畦溝深25厘米左右,以利排水。
3、播種
由于涼薯生長期較長,所以北方地區(qū)應盡早播種。行株距20~25厘米,每穴播種子3~4粒,播種后再蓋上草木灰,每畝用種量2.5公斤左右。豆薯種子種皮堅實,播前用30℃的溫水浸泡3~4小時,置于25℃~30℃的溫度下催芽。待芽初出即進行播種。
4、及時間苗,合理施肥
播種后15天幼苗出*。第一對基生葉出現后進行間苗、補苗,每穴留苗1~2株,最后定苗1株。將薄膜扎洞,引幼苗出膜,在幼苗基部將地膜蓋緊壓嚴,補苗要及時。選擇陰天將幼苗帶*團移栽。苗期要及時松*除草和追肥,每松一次*,澆一次人糞尿,促其早發(fā),到6月上中旬塊根膨大時重施一次追肥。如遇天旱,要注意澆水。
5、整枝和搭架
當涼薯苗長到30厘米高時,每穴插小山竹1根,將相鄰的豆薯苗扎在一起讓藤爬上架。當蔓長到1米多高時要打頂,以免消耗養(yǎng)分。涼薯除留種外,每節(jié)出現的側枝和花序要及時摘除,保留其葉片,以進行光合作用,否則會影響涼薯塊根的膨大,降低產量及品質。
6、適時采收
涼薯播種4個月后,塊根已膨大,即可開始采收,但這時產量不高,為求豐產,宜延遲1個月采收。但若采收過遲,又會使品質下降。因此應適時采收。
從上文我們可以知道,北方有些地方還是可以種植涼薯的,溫度過低就不行,小編還給各位詳細分享了一些種植技術,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關于涼薯在北方怎么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