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爛果原因及其防治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749人閱讀
露地辣椒單株密植栽培技術模式
(一)主要栽培技術模式
單株密植技術較常規(guī)一埯雙株栽培技術具有用苗量少,總產(chǎn)略高,果實整齊、商品性好、病蟲害輕的特點。
(二)配套技術要點
1.品種
尖椒:龍椒15號、金塔、景尖椒3號;麻椒:鑫岳麻椒;青椒:龍椒1號
2.育苗
3月中旬催芽播種,采用集約化育苗技術。
3.辣椒栽培技術
(1)合理施肥。以農(nóng)肥為主,補施復合性化學肥料。每公頃需施45%硫基復合肥400公斤加微生物菌肥適量做底肥;辣椒的整個生育期,需追施二次追肥。一次門椒開花期,二次在7月中下旬辣椒結果盛期,畝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0~15公斤。
(2)整地覆膜。65厘米的壟,覆膜前灌透底水,待不粘腳后用33%施田補乳油兌水50公斤,噴灑于壟面,立即覆膜,保濕保溫。覆膜前把壟面摟平,覆膜時要拉緊壓嚴,應在移栽前7~10天進行覆膜。
(3)適時定植。定植時間:終霜過后在5月20日至5月25日期間定植。定植密度:按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不同,株距25~27厘米,畝保苗3800~4000株左右。定植方法:用6~8厘米直徑的打眼器或木桿扎眼,深度一般8~10厘米,投苗,澆透水后,用*封埯。定植灌水:澆透緩苗水,栽完一定面積必須澆一次透水,雙壟覆膜的要做到膜下灌水。方法是:在膜下壟溝的一頭,把地膜掀開,用8號鐵線或細軟樹枝撐起灌水,灌完后壓嚴進水口。
(4)田間管理。
科學灌水:辣椒怕澇、又怕旱,小水勤灌,切不可以造成田間積水。七~八月份雨季,應注意防澇,及時排水。葉面噴施鈣肥預防辣椒臍腐病等果實生理病害;或選用速溶硫酸鉀150倍液,或磷酸二氫鉀按0.2%濃度促進果實生長。使用蕓苔素內(nèi)酯有效的促進根系和植株生長,緩解除草劑藥害。
打杈掐尖:定植緩苗后,門椒以下的側(cè)枝要及時打掉,做到枝芽不過寸。8月10日開始,從辣椒枝頂端花蕾部分打頂,促進下部果實成熟。插桿欄架:生長旺盛地塊,為防止后期椒苗倒伏,每隔5~8米在壟上插一根粗木棍,在辣椒兩側(cè)用兩根較細尼龍繩連接在木棍上拉緊,把辣椒秧夾在兩繩中間,小面積椒田可用木棍、樹枝支撐。
(5)病蟲草害的防治。病害防治:結果初期高溫干旱易發(fā)生臍腐病,應灌水降溫,噴施葉面鈣肥,發(fā)病前可噴施70%甲基托布津,72%霜脲錳鋅800倍液預防二次感染,7~8月份高溫、高濕季節(jié),易發(fā)生炭疽病,發(fā)病初期可噴灑55%苯甲福美雙700倍液,或?qū)幠稀む拙?00倍液;疫病可用72%霜脲錳鋅800倍液或烯酰嗎啉600倍;成果期如遇連續(xù)陰雨或急雨驟晴,易發(fā)生瘡痂病,應在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噴施DT殺菌劑500倍液、可殺得、噻菌銅1500倍等進行防治;立秋前后,晝夜溫差大,葉面結露,易發(fā)生細菌性葉斑病,防治方法同瘡痂病。辣椒病毒病,8%寧南霉素水劑或5%海島素水劑800倍液潑澆椒苗,間隔10~15天再潑澆1次,用鹽酸嗎啉胍或三氮唑類殺毒劑500倍液噴霧,連續(xù)施藥3~4次。蟲害防治:兼防治蚜蟲和紅蜘蛛,2.5%聯(lián)苯菊酯微乳劑2000倍液,240克/升螺蟲乙酯4000~5000倍液噴霧。
4.效益分析
尖椒畝產(chǎn)量4500公斤,平均價格每公斤2.1元,畝收入9450元。青椒畝產(chǎn)量6000公斤,平均價格1.8元/公斤,畝收入10800元。麻椒畝產(chǎn)量5000公斤,平均價格每公斤2.5元,畝收入12500元。畝投入5130元,其中肥料400元,農(nóng)藥660元,人工1500元,機械(拉水、整地、短途運輸)1200元,種苗870元,土地流轉(zhuǎn)530元,其它500元。畝效益:尖椒4320元;青椒5670元;麻椒7370元。
來源: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