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肝油在鵪鶉養(yǎng)殖中的好處作用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5205人閱讀
鵪鶉由于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飼養(yǎng)周期短、養(yǎng)殖成本低、經濟效益高等特點,近些年,其養(yǎng)殖產業(yè)在我國發(fā)展十分迅速,尤其是鵪鶉蛋等一些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消費者歡迎。因此養(yǎng)殖戶們要想賺取更多的利潤,提升產蛋鵪鶉的產蛋率十分關鍵。那么鵪鶉產蛋率低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提升?一起來了解下吧。
鵪鶉產蛋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1、品種遺傳原因
遺傳因素是決定鵪鶉產蛋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鵪鶉品種,在相同時期的產蛋率也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肉用型鵪鶉(如迪法克)在產蛋高峰期,產蛋率僅有70%,而同一時期的蛋鵪鶉品種(如朝鮮龍城、南農黃羽)產蛋率則可達85%。
2、飼養(yǎng)密度過大
飼養(yǎng)密度過大,必然會影響鵪鶉的采食量和活動空間。等到開產以后,產蛋率自然就相對較低。
3、飼料不當
比如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達到28%時,飼喂一周,鵪鶉便會產生蛋白中毒,引起組織水腫,從而造成停產。另外,飼料攪拌不均勻也常會引起食鹽或微量元素中毒,引起產蛋率下降。
4、飲水不足
鵪鶉夏天停水一天會引起中暑,產蛋率可下降40%,正常供水兩周才能恢復正常。若停水40小時,鵪鶉便會停產,甚至死亡。
5、疾病原因
新城疫、鶉白痢、大腸桿菌病、禽霍亂等都會對鵪鶉產蛋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6、應激反應
產蛋期的鵪鶉因噪音大、環(huán)境溫度差、光照過強、雷雨天氣及鼠害驚嚇等造成的應激反應,導致產蛋率下降。
鵪鶉產蛋率的提升措施
1、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
想要鵪鶉多產蛋,就必須給它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及疾病因素的發(fā)生。
2、及時淘汰
鵪鶉的壽命一般為2年,從孵化出殼到產蛋只要40天左右。產蛋8-10個月后,產蛋量開始下降,因此10個月以后產蛋率下降要及時的淘汰。
3、飼料供應
母鵪鶉開產后,食欲比較旺盛,必須供足優(yōu)質飼料。另外,產蛋期間鵪鶉需要消耗大量的鈣磷,還應注意日糧中鈣磷的補充。盡量做到使用全價飼料以保證鵪鶉的營養(yǎng)需求。
4、飼養(yǎng)密度
在階梯式鶉籠中,每平方米以飼養(yǎng)60-70只為宜。
5、環(huán)境調控
光照對母鵪鶉的產蛋率有很大影響,每天要保證有15個小時的光照時間。另外,鵪鶉產蛋多少還與環(huán)境的溫、濕度有關,據(jù)測定鵪鶉適宜的產蛋溫度為18℃-25℃。為保證鵪鶉多產蛋,應將舍內的濕度控制在50%-60%。
總的來說,鵪鶉產蛋率的影響因素,在日常飼養(yǎng)過程中多加留心,并做好產蛋前后的管理工作,相信一定會有不錯的飼養(yǎng)回報。
關于鵪鶉產蛋率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