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需肥特點和施肥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25413人閱讀
萵筍是農村地區(qū)較為常見的一種蔬菜,有著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其葉子和根莖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萵筍種子發(fā)芽適溫為15至18℃,高溫界限28℃,并且需要光照。下面一起來學習了解下秋季萵筍栽培的要點。
1、品種選擇
萵筍遇22--24℃以上的高溫和長日照,則迅速花芽分化,而秋萵筍苗期常處于這種有利于抽苔的條件下,所以必須選擇對高溫長日照反映較遲鈍的中晚熟品種。一般尖葉筍較晚熟,苗期較耐熱,如北京尖葉、西寧萵筍、二白皮等可作秋季栽培。
2、確定播種期
秋萵筍由播種到采收約需3個月時間,適宜秋萵筍莖葉生長的適溫期是在旬平均溫度下降到21℃左右以后的60天左右期間內,所以苗期以安排在旬平均氣溫下降到21--22℃時的前一個月比較安全,播期過晚,雖然可以避免未熟抽苔,但由于生長期短,產量低,且后期易受凍害。一般可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較為適宜。
3、種子低溫處理
萵筍種子發(fā)芽適溫15--20℃,夏播時園溫度高,種子發(fā)芽困難,播前需進行低溫處理。方法有:①用涼水浸泡5--6小時,取出濾去水分,放在15--16℃溫度下見光催芽,經2--3天,出芽達60%即可播種。②放在0--4℃冰箱中冷凍4--5小時,在15--16℃溫度下見光催芽;③將浸好的種子裝入布袋中,懸掛于深井的水面上,2--3天露芽后播種。
4、苗期管理
種子可播于營養(yǎng)缽中或苗床上,播種后宜設置高架遮蔭或懸掛遮陽網,幼苗不可過密,防止徒長。
5、定植及管理
宜選用表土肥沃,保水力強的地塊,是植前施足底肥。定植宜在午后帶土移栽,苗齡25天左右,最長不超過30天,嚴格選苗,淘汰徒長苗,密度以20--26厘米見方為宜,定植后澆定根水,天旱時澆1次復水,以保證成活,為防止未熟抽苔,肥水供應應充足,特別是氮肥,以加速葉片發(fā)生和葉面積擴大,一般于緩苗后、團棵期、莖部開始膨大時各追
施速效氮肥,同時在最后1次加入適量鉀肥,更能促進莖部肥大??傊彼狈适乔锶n筍抽苔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須充分注意。
6、利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抑制未熟抽苔
在萵筍封壟莖部開始肥大時用500--1000毫克/千克青解素或6000--10000毫克/千克比久噴灑葉面,可有效抑制抽苔增加莖重,但注意不能在苗期使用。
關于秋栽萵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