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長江流域油菜春季田間管理指導意見
惠農網·農技學堂
9612人閱讀
已進入十月中旬,陜南田間積水普遍,土壤水分飽和,后期仍有陰雨,給油菜播種和移栽帶來困難。為了爭取擴大油菜種植面積,提高播種質量,省油菜產業(yè)技術體系專家針對秋淋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現提出以下生產指導意見。
一、把握機遇,積極擴種油菜
去年以來,我國油菜籽和菜籽油價格高位運行,我省油菜籽價格維持在3元/斤左右。預計國際油菜籽貿易供給將量減價升,國內油菜籽價格將繼續(xù)高位運行,油菜種植效益看好。當前,我省油菜主產區(qū)陜南已錯過9月20日-10月10日的直播高產播期,但科學應對,科學種植仍可豐產。
二、針對突出問題,爭取早播多播
當前,應抓住濕害和播期推遲兩個主要問題,統籌考慮爭取早播和提高播種質量,結合當地田間排水、后期降雨預報、農機具供給等生產條件,科學采用針對性措施。
1.搶時開溝排濕,創(chuàng)造播栽條件。搶時開好“三溝”,盡早排水晾田。嚴格“三溝”配套,廂溝、腰溝、圍溝要逐漸加深;田面廂寬1.8~2.0m;三溝深度分別保證20~25cm、25~30cm、25~30cm,確保溝溝相通、迅速排除明水、雨止水落,快速降濕,減輕漬害;要疏通田外排水溝渠,保障田間積水順暢排出。同時,有條件的要將田間稻草運出田外或進行田間歸攏,亮出田面,加快土壤散濕。
2.推廣免耕直播技術,爭取及時早播。針對目前未播田塊普遍排水不良、田濕泥爛、機械無法作業(yè)的現狀,應積極推廣應用免耕直播技術。
板茬撒播+機械開溝覆*:將種子與肥料均勻撒于田面,然后在田面進行機械或人工開溝(或整修溝壟),畦面寬度和拋*距離相配套,以便種子、肥料覆*均勻。種子肥料撒播撒施可選用手工、無人機、機動噴霧器等方式進行。
稻茬免耕直播:對水稻收獲時留茬高度10cm左右田塊,順著稻茬行,種子播在水稻茬里,每稻穴播3~5粒??墒植?,也可用簡易撒種器播種。播種后,稻草適時均勻覆蓋稻茬行間,以抑制雜草、培肥地力、保溫促苗。
稻田谷林套播:對還沒有收獲的水稻田,也可在水稻收獲前3~5天內,用無人機飛播撒種,待水稻收獲秸稈還田后,施肥、開溝覆*。
對于排水較好、土壤耕作條件較好的田塊,宜采用淺旋撒播技術或機械精量直播技術。田間作業(yè)時注意,將機械輪胎更換為高花輪胎或者履帶,防止作業(yè)打滑。
三、合理應用配套技術措施,爭取直播壯苗高產群體
1.選擇適宜品種。品種要發(fā)苗快、耐晚播,同時應具備耐密植、抗病、抗倒、高產等特性。如:油研52、灃優(yōu)737、中油雜19等。
2.選擇適宜播期。早排水,選用適宜播種方式,爭取在10月20日前盡早播種,以爭取形成冬前壯苗。播期最遲不宜晚于10月25日,否則應改種小麥等其他作物。
3.適當增加播量密度。10月10日前播種的油菜適宜密度為3萬株/畝左右,播期推遲密度相應增加;機械條播0.3公斤左右,旋耕后撒播播種量0.35公斤左右,免耕撒播和谷林套播0.45公斤左右。推廣應用以密補遲技術,10日以后播種期每推遲5天,密度依次增加1000株/畝,播種量依次增加50克/畝。
4.注意水稻收獲留茬高度。稻油輪作免耕直播或飛播模式,水稻收獲時留茬高度40cm左右,稻草粉碎均勻還田,減少稻草覆蓋度。機械化直播模式,前茬水稻收獲時,留茬18cm以下,秸稈粉碎長度10~15cm。
5.種子包衣防病防蟲。采用“邁舒平”、“苗得意”等種子處理劑進行種子包衣、藥劑拌種,以有效防治跳甲、菜青蟲、根腐病等病蟲害,簡化操作、減少農藥用量。
6.適時化學除草。播種覆草后24小時內,進行化學封閉除草。若田間明水較多、濕度過大,適當推遲在播后48小時內進行??擅慨€用50%乙草胺60~100ml對水40~50kg噴灑田間。在此范圍內,土壤濕度大時用量少些,土壤干燥時用量大些。若除草效果不理想,應選用選擇性除草劑進行苗期二次化除。由于秋淋影響,播后封閉除草難以有效實施時,也可進行苗期化除。
四、推廣簡化移栽技術,提高栽培質量
1.推廣稀植打頂技術,擴大栽植面積。推廣油菜稀植技術,畝移栽油菜苗由原來7000~8000株減少到3000~4000株,擴大油菜移栽面積1倍左右。開春后油菜抽薹10~15厘米時,割掉蕾薹頂部(2厘米左右),同時畝施尿素2~3公斤,鉀肥4~5公斤,促進側枝發(fā)育結角。
2.應用硬茬移栽技術,爭取適期栽植早發(fā)苗。由于今年油菜育苗化苗嚴重,油菜苗小苗弱,可以適當延遲移栽時間,以不晚于11月5日為宜。栽植時若土壤難以耕作,應進行硬茬移栽。用鋤頭直接在稻茬或者板茬挖窩或挖行移栽,后期加強田間管理,結合追肥進行行間松*除草。
五、科學肥料運籌,提高肥效
1.合理用量。正常情況下,可選用油菜專用緩釋肥,畝施40~50公斤,后期不追肥。也可采用常規(guī)多次施肥,畝施純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鉀6~7公斤、硼砂1公斤。
2.合理運籌。預報播種后降雨正常時,將氮肥的60%、全部磷肥和硼肥作底肥或苗肥施入,元月20日前后追施臘肥,畝施總氮的30%左右,在抽薹初期看苗施肥。鉀肥采取底肥、追肥相結合的方式分施,提高莖稈強度,降低倒伏指數,以適宜機械化收獲。針對秋淋天氣,為提高肥效,可以結合播期雨情和田間水分,氮鉀肥適當減少底施,增加苗肥施用。
3.葉面增施磷酸二氫鉀。初花期或結莢初期,畝用300克對水40~50公斤葉面噴施,有利增產和機收。
六、示范推廣油菜多功能利用技術,減少冬季撂荒
1.發(fā)展綠肥油菜。對10月25日后還沒有種植上的田塊,除改種小麥、馬鈴薯外還可以種植綠肥油菜。選用商品油菜籽以及高山本地早熟金黃油菜品種,畝用量1~1.5公斤,拌尿素2~2.5公斤滿田撒播,在春季后茬種植前15~20天適時粉碎翻壓還田。以作為綠肥翻壓還田。
2.加快推廣“菜用”技術。選用早發(fā)、再生能力強的雙低品種,在春季薹高30~40厘米時,摘取主莖頂端15厘米左右菜薹作蔬菜,可在摘薹前后追施尿素3~5公斤/畝,促進分枝再次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