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楊花時,施用粒肥,選擇復合肥好還是尿素好?
惠農網·農技學堂
14313人閱讀
(一)發(fā)生特點
我國雨熱同季的氣候特點為水稻生產提供了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但同時也易出現(xiàn)高溫熱害等氣象災害。水稻高溫熱害主要發(fā)生在我國的中下游稻區(qū)和西南稻區(qū),但近年在華南稻區(qū)也有出現(xiàn)。7月上旬到8月下旬為高溫災害的高發(fā)期,水稻主要受害時期為雙季早稻的灌漿結實期、一季中稻和再生稻頭季的抽穗灌漿期。水稻孕穗期高溫主要影響花器官發(fā)育,如影響穎花分化和退化、縮短穎花長度、抑制花藥充實。抽穗揚花期高溫主要傷害正在開放的穎花,影響花粉活力、數(shù)量以及穎花授粉受精過程,增加空(秕)粒率。灌漿結實期高溫使灌漿過程提早結束,造成谷粒減小、粒重下降。同時,稻米的加工品質和外觀品質下降,堊白粒率和堊白度增加,精米率特別是整精米率降低。近30年間,中下游地區(qū)的中稻花期高溫熱害發(fā)生總頻次平均每10年增加14.1次。單季稻高溫熱害在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發(fā)生頻次多且危害程度重,安徽、浙江兩省次之,而江蘇省最少也最輕。高溫熱害發(fā)生概率高值區(qū)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的南部及沿淮地區(qū),概率達40%以上。
(二)防災減災應急技術措施
1.選用耐高溫品種。水稻品種間的耐高溫能力存在差異,選用耐高溫品種是減輕高溫熱害的有效途徑。根據(jù)品種的耐高溫能力、適應性和豐產性,結合各地出現(xiàn)極端高溫的狀況,開展耐高溫水稻品種的篩選和合理布局,從而減輕高溫對水稻產量品質的影響。
2.水稻高溫避災技術。選擇適宜的水稻播栽期,調節(jié)開花期,避開孕穗、抽穗期高溫。流域稻區(qū)為避開水稻花期高溫,雙季早稻應選用中、早熟的早秈品種,適當早播,使開花期在6月中、下旬完成;而中稻可選用中、遲熟的品種,適當延遲播種期,使秈稻開花期在8月下旬,粳稻開花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避開及減輕高溫易發(fā)期的危害。
3.采用科學肥水管理減輕高溫危害。若水稻高溫敏感期出現(xiàn)高溫,應及時采取肥水措施調控減損。一是田間灌深水以降低水稻冠層溫度:可采用稻田灌深水,或日灌夜排模式,或長流水灌溉,以增加水稻騰發(fā)量,降低水稻冠層和葉片的溫度。二是合理施肥:提早施肥以促進分蘗早生快發(fā),降低生育后期葉片的含氮量,加快生育進程,增加水稻自身的耐旱和抗高溫能力。三是根外追肥:噴施磷鉀肥,如3%的過磷酸鈣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能極顯著增強稻株抗高溫能力,有效減輕高溫危害。
4.留蓄再生稻。對于在8月上旬抽穗揚花期遭遇高溫熱害嚴重的水稻,如果結實率和產量極低(每畝產量100公斤以下),可蓄養(yǎng)再生稻。割茬應越早越好,同時要加強再生稻田間管理,確保再生季水稻安全齊穗。主要措施包括:淺水濕潤灌溉,及時追施腋芽肥,注意防治病蟲害,抽穗后根外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或3%的過磷酸鈣浸出液。如果9月15日前不能抽穗,可在破口期每畝用10毫升/千克的“九二O” 50克兌水噴施,確保安全齊穗。
5.改種其他作物。對于高溫危害嚴重,產量極低的稻田應改種其它作物,如蔬菜、紅(綠)豆、秋蕎麥、馬鈴薯、鮮食玉米等生育期較短的糧經作物。及時開展油菜、小麥等作物的冬種工作。
(三)應用區(qū)域
中下游稻區(qū)、西南稻區(qū)及華南稻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