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根腐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1338人閱讀
蘆筍莖枯病是蘆筍種植生產(chǎn)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害之一,讓不少蘆筍種植戶朋友都非常感到頭疼,俗稱“蘆筍癌癥”,在我國蘆筍種植地區(qū)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下面一起學習了解下蘆筍莖枯病的防治方法。
一、發(fā)病癥狀
蘆筍莖枯病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莖、側枝或葉子上。發(fā)病初期病原菌感染植株,形成紡錘形的深棕色的傷痕,病斑梭形或短線形,周圍是親水的邊緣,呈現(xiàn)水腫狀。隨后病斑傷痕不規(guī)則地擴展開來,逐漸擴大,中心部凹陷,呈赤褐色,斑中最后變成灰白色,其上著生許多小黑點。待病斑繞莖一周時,被侵染的莖、枝便干枯死亡。病莖感病部位易折斷。在雨季,從成熟的分生孢子器上放出的器孢子被雨水沖出,對緊靠土壤的蘆筍莖基部造成繼發(fā)性感染。由于器孢子的大規(guī)模感染,整個莖的基部馬上就布滿了傷痕?;疾〉闹仓暌幌伦泳屯蝗蛔凕S了、枯萎了并最終死掉了。
二、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據(jù)了解,目前我國的蘆筍品種仍然算比較單一的,對于抗病品種的研究還是相當重要。
2、加強田間管理工作
及時清除病株,減少侵染源,冬季及時清園,減少越冬菌源,及時中耕除草,雨季要記得及時排水。
3、控制外來病菌
用54-56度的熱水浸種20分鐘,莖枯病分生孢子在50度的溫度下10分鐘死亡,防止種子帶菌;杜絕老筍區(qū)的人員、車輛進入基地。
4、降低田間濕度
在筍株生長期間,遇雨要及時排水,防止田內積水;筍株濕度過大時選用彌霧機或小棍及時將筍株上的水珠去掉,雨后或澆灌后要及時進行中耕松*,降低筍株的濕度。
5、藥劑防治
據(jù)了解,目前已有許多研究報道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乳油等藥劑和菌劑對蘆筍莖枯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綜上蘆筍莖枯病的防治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學習,此病害發(fā)作起來還是相當嚴重的,平時就要把田間管理工作做到位。
關于蘆筍莖枯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