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播種太晚怎么辦?做好這三點照樣產量高!
惠農網·農技學堂
4875人閱讀
做好小麥播種期的病蟲防控,是小麥一播全苗,促壯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控制小麥中后期病蟲發(fā)生的基礎措施。能將病蟲害消滅在初發(fā)期,達到治小、治早防病蟲策略的要求,有著降低人工成本和農藥成本的顯著效果。對于奪取小麥高產再高產,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具體措施如下:
一、農業(yè)措施
(1)清除麥田四周雜草與秸稈。在小麥整地時,將田地四周路、溝、渠等地方的雜草或丟棄的秸稈進行清除,集中起來進行處理。破壞灰飛虱、土蝗、蟋蟀、蚜蟲等棲息地方,消滅其滋生地,壓低病蟲源基數。
(2)深翻土壤。深翻土壤能利用機械碾壓、太陽曬、鳥食等因素減少病蟲基數。(3)選用良種。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可有效地控制病蟲發(fā)生。
(4)合理輪作或間作套種。實行2~3年輪作,與紅薯、棉花、瓜菜進行倒茬。也可發(fā)展麥套西瓜、玉米、大蒜、中藥材等。使土地利冬季深翻凍垡消滅病蟲,降低基數。
(5)適期晚播。對小麥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發(fā)生重的地塊,在適期內晚播可以減輕土蝗、蟋蟀危害而傳播病菌,縮短病菌侵染時間,控制或減少冬前發(fā)病。還可有效避開傳毒昆蟲(如飛虱、蚜蟲)傳染叢矮病,黃矮病的時機。
二、藥物防治
1、種子處理
1)選用包衣種子。包衣種子是有關單位,用包衣劑進行處理后的種子,可直接下種。
2)拌種。自己購買種子包衣劑,按說明書介紹的濃度自己拌種。
如70%吡蟲啉種子處理劑30克,加6.85%咯菌腈-精甲霜靈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20克,兌水0.5~0.8公斤拌種15~20公斤。也可用3%戊唑-吡蟲啉懸浮液種衣劑400克,兌水0.30~0.5公斤,拌種50公斤。
2、土壤處理
用二氯異氰尿酸進行土壤消毒,每畝用500克,拌20公斤細土在犁地時撒施,防小麥全蝕病效果較好。
也可用50%辛硫磷進行土壤處理防治地下害蟲。方法是每畝100毫升加土10公斤,在犁地時撒施。
也可購買有關防病蟲的土壤處理劑。
小麥病蟲播種期防控,是病蟲防治以預防為主策略的體現,也是降低生產成本的一個重要措施。抓住抓好,對促進小麥高產具有良好的效果。
關于小麥播種期防控病蟲的幾項措施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