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養(yǎng)殖杜鵑花?杜鵑花的種植栽培技巧
惠農網·農技學堂
3945人閱讀
杜鵑花是很多人都喜歡養(yǎng)殖的一種花卉,它開花的時候非常漂亮,品種也很多,如果養(yǎng)護的好的話,就會從小小的一簇花,變成一簇簇的長滿盆,顏色鮮艷,分外惹人喜愛,但是很多人在杜鵑花的養(yǎng)殖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說杜鵑花干葉掉葉,那么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1.及時換盆
換掉所有盆*,把原有土壤抖掉,如果能保留三分之一最好。杜鵑本身根系較弱,換上新的土壤,新的土壤必須排水性、透氣性良好。新的土壤必須呈酸性,中性或堿性土壤中,杜鵑無法生存?;ㄅ枳詈媚軗Q成透氣性好的粗陶盆。
2.補充肥料
杜鵑花是喜酸性植物,尤其是北方栽種應注意每月隨水澆施一些硫酸亞鐵來調節(jié)或者用喜酸性植物專用營養(yǎng)液也可以。建議先葉外追肥,傍晚時再進行,注意濃度要低。
3.適當澆水
給杜鵑花澆水一定要見干見濕,土壤不能長期干旱或者長時間積水,否則都會導致其葉子干枯、發(fā)黃現象發(fā)生。杜鵑花也不能長時間用堿性的水澆它,它就會產生黃葉,可在澆它的水中加幾滴食醋。如果盆*有積水,要把花盆放在通風好的環(huán)境中減少澆水量。
4.補充光照
杜鵑花原生在山林樹下,雖不耐陽光暴曬,但是對陽光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冬春秋季光照不強烈時可每天見光養(yǎng)護,夏季避免強光直曬,但不可長期置于室內光線不夠明亮處,長期如此會導致落葉甚至死亡。建議放到室內光線比較明亮的地方養(yǎng)護。
5.注意通風和濕度控制
盆*透水透氣性不太好,加上室內通風不太好,易導致根系損壞。當空氣流通性差的時候噴水只會起反作用,而且會增加炭疽病蔓延速度。建議用多菌靈或者甲托噴葉后再灌根,這樣能不僅對病害有效而且能防治根系腐爛,平時注意開窗通風。要噴水增濕一定要注意通風,否則就易造成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給病害提供繁殖機會。
6.修剪整形
將杜鵑花枯萎的枝葉和花朵修剪一下,這些都沒有用處了。并且將不再具有觀賞價值的分枝去掉,比如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這步的目的主要是減少養(yǎng)分的損耗,為下一步植株的重新萌發(fā)積蓄能量。
杜鵑根系纖細,分布較淺,吸引功能較弱,即怕干又怕澇,需肥又怕濃肥,所以在土質光照澆水施肥溫度等方面,要求細心管理,否則輕則落蕾落葉,重則死亡。
關于杜鵑花干葉掉葉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