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一窩幾棵最好?
惠農網·農技學堂
29726人閱讀
豆角又叫豇豆、帶豆,是一種大眾化的蔬菜,在我國北方有著廣泛的栽培面積。而在種植豆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豆角枯萎病的病害影響,對產量影響交到。那么該病具體要怎么防治好?一起來了解下吧。
豆角枯萎病的主要癥狀
豆角枯萎病是土傳病害,癥狀為,病株下部葉片先黃,然后漸漸向上發(fā)展,葉脈兩側變黃至黃褐色,葉脈呈褐色,嚴重時,全葉枯焦脫落。病株根系發(fā)育不良,根部皮層腐爛,新根少或者沒有,容易拔起。病株結莢明顯減少,一般進入花期后,病株先呈萎蔫狀,早上和晚上又可恢復正常,到了后期,則全天萎蔫,甚至枯死。
豆角枯萎病的發(fā)生病因
豆角枯萎病在春、秋兩季均可發(fā)病。一般連作地塊此病發(fā)生早、病情重,嚴重地塊發(fā)病率高達97.5%,此外在土壤黏重、偏酸性、土勢低洼積水的地塊發(fā)病也重。
豆角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1、預防措施
(1)合理輪作:發(fā)病地應輪作3年以上,最好與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選擇高燥地塊,采用高畦深溝栽植。
(2)土壤改良:在酸性黏壤土中增施石灰,可在苗期每公頃溝施1500千克石灰,改良土壤酸堿性能有效減少病害發(fā)生。
2、化學防治
在發(fā)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0%雙效靈水劑4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株灌50-150克,每隔7-10天1次,連續(xù)2-3次;也可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克拌干土200公斤,溝施于播種行,每畝施200公斤。
總的來說,枯萎病是豆角的一種常見病害,在各地均有發(fā)生,為害性大,而且防治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種植戶們要首先加強預防工作,已經發(fā)病的也要及時對癥下藥,以避免損失擴大。
關于豆角枯萎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