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惡苗病發(fā)病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7250人閱讀
水稻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為了提高產(chǎn)量,種植戶們要重視施肥,尤其是粒肥。粒肥在水稻灌漿期起作用,是指在水稻抽穗后施用的追肥。那么水稻抽穗楊花時,施用粒肥,選擇復合肥好還是尿素好?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水稻抽穗楊花時,施用粒肥,選擇復合肥好還是尿素好?
水稻抽穗楊花時,施用粒肥,可以選擇復合肥+尿素的施肥方法,如果是為了提苗就是施尿素肥好,為了講求綜合效果,還是復合肥好。在選擇使用復合肥時應(yīng)該選擇氮磷鉀復合肥、氯化鉀復合肥,不能多施磷肥,或者含磷量高的復合肥。
二、施肥時間
水稻追粒肥是指出穗后5-10天施用的少量肥料,或當水稻裂口抽穗前2-3天追施的肥料。巧施粒肥,必須要做到“三看”,即看天、看田、看苗。
看天就是要掌握好天時,干旱時要巧施,陰雨少施。看田就是掌握不同田塊的土壤肥力,瘦田多些,肥田少施。看苗要根據(jù)苗情,長勢瘦弱、抽穗后葉色落黃嚴重的多施,長勢旺盛、抽穗后輕度落黃的少施或不施。
三、施用方法
1、如果植株矮,單位面積內(nèi)穗粒少,葉色落黃早、活葉多、無病,可早施用。如果植株大、穗多、落黃晚,可晚施、少施、施用量為每畝尿素2-2.5kg、氯化鉀1-1.5kg。
2、施用粒肥要結(jié)合天氣狀況,大雨前不宜施用,以免肥料流失,根外追施0.2%磷酸二氯鉀與尿素的混合液也有促進谷粒發(fā)育的效果。
3、葉面噴施的尿素溶液必須先溶解以后才能兌水,因為尿素顆粒外里有一層蠟質(zhì)包膜,若直接加入,難以溶解。根外追肥要求噴霧器的霧化效果良好,以保證施肥效果。
4、對于群體偏小的稻田或者穗型大、灌漿期長的品種,可以使用少量的尿素,但不能偏重施入氮肥,這樣會導致水稻貪青晚熟。
以上就是水稻抽穗楊花時的施肥技術(shù),灌漿結(jié)實期施用粒肥,可以維持稻株的綠葉數(shù)和葉片含氮量,提高光合作用,防止稻株老化。種植戶要重視后期粒肥的施用,對保證籽粒飽滿、改善稻米品質(zhì)、促進成熟均具有良好效果。
關(guān)于水稻抽穗楊花時施肥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