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播種量一畝幾斤種子?
惠農網·農技學堂
5413人閱讀
在我國,玉米套種大豆已不是新鮮事物,種植戶都知道玉米和大豆間作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很多種植戶也是這么操作的。那么玉米和大豆間作的模式有幾種?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玉米和大豆間作的模式
1、帶狀間作模式
3-4行大豆與2行玉米形成一個生產單元,該生產單元幅寬2.4-2.6米,玉米種2行(玉米株距為12-16cm,行距40厘米),相鄰玉米帶間距1.8-2.2米,其間種大豆3-4行(大豆株距為8-11cm,行距30-40厘米),大豆與玉米間距60-70厘米,此間距可調節(jié)以適應機器作業(yè)幅寬。
大豆種植3行時,大豆株距8-9厘米(或穴播時16-18厘米/穴,雙株);大豆種植4行時,大豆株距10-12厘米(或穴播時20-24厘米/穴,雙株),確保大豆全田有效株數9000-11000株/畝。玉米株距14-16厘米,確保全田有效株數3200-4000株/畝。
2、帶狀套作模式
3行大豆與2行玉米形成一個生產單元,玉米3月底至4月初播種,預留大豆種植行,6月中下旬在預留行中播種大豆,玉米先收獲,大豆后收獲。該生產單元幅寬2.3-2.6米,玉米種2行(玉米行距40厘米),相鄰玉米帶間距1.9-2.2米,其間種大豆3行(大豆行距35-40厘米),玉米與大豆間距60-70厘米,此間距可調節(jié)以適應機器作業(yè)幅寬。
大豆株距10-11厘米(或穴播時20-22厘米/穴,雙株),確保全田有效株數8000-9000株/畝;玉米株距14-16厘米,確保全田有效株數3200-4000株/畝。
3、輕簡帶狀復合種植模式
一般每廂大豆2-6行(大豆行距40厘米,大豆株距7-8厘米,穴播時14-16厘米/穴,雙株),每廂玉米2-4行(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14-16厘米),大豆與玉米間距60厘米。大豆、玉米具體比例搭配,各地可根據生產實際和現有農機自由搭配。
二、玉米和大豆間作的模式對品種的要求
1、大豆
大豆選用抗倒、耐密、耐蔭、宜機收高產品種,西南地區(qū)一般可選用滇豆7號、貢秋豆5號、南豆25等,黃淮海地區(qū)一般可選用鄭豆0689、石豆885、石豆936、齊黃34等,西北地區(qū)一般可選用中黃30等。
2、玉米
玉米選用株型半緊湊或緊湊、適宜機械化收獲的耐密高產品種,西南地區(qū)一般可選用川單99、正紅6號、仲玉3號等,黃淮海地區(qū)一般可選用登海939、紀元128、豫單9953、農大372等,西北地區(qū)一般可選用豐墾139、迪卡159等。
三、玉米和大豆間作的模式的核心要點
1、擴間距
采用寬窄行種植,在玉米寬窄行適度的前提下擴大玉米與大豆之間的距離。玉米窄行40cm,寬行160cm,在玉米寬行內種2行大豆,行距40cm,大豆行與玉米行間的距離60cm。這不僅有利于大豆的生長以及機械化作業(yè),還使每行玉米具有邊行優(yōu)勢。
2、縮株距
縮小玉米、大豆株距,一塊地當成兩塊地種植,達到凈作的種植密度。玉米密度每畝4500株以上,玉米大豆穴距12-15cm,穴留1株,大豆密度每畝9000-13000株,穴留2株。
3、配套技術
大豆玉米帶狀間作種植技術還需要掌握的配套技術包括:烯效唑干拌種、苗前封閉除草、控旺長、調肥控旺、防病控蟲等。
以上就是關于玉米和大豆間作的模式的一些介紹了,大家可以根據以上介紹的玉米和大豆間作模式及要點進行種植,另外需要根據玉米大豆品種特性進行品種搭配。
關于玉米和大豆間作模式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