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灰霉病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惠農網·農技學堂
17182人閱讀
近年來,洋蔥軟腐病發(fā)生的面積逐年增加,成為僅次于洋蔥霜霉病的病害,尤其是紅蔥、紫蔥易最易發(fā)病。洋蔥只要患上這種病,死亡率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它令種植戶們防不勝防,損失慘重。那么洋蔥軟腐病的發(fā)生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洋蔥軟腐病的發(fā)生原因
洋蔥軟腐病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地勢低洼、土壤板結等原因下易發(fā)病,傷口多,偏施氮肥會發(fā)病重。溫度中尤以土壤溫度與發(fā)病密切相關。一般在土溫20C左右時,病菌開始活動,田間出現(xiàn)少量病株;當土溫達到25C左右時,病菌活動較盛,田間出現(xiàn)發(fā)病高峰。
雨水的流動不但可以傳播病菌,而且下雨后土壤濕度加大,特別是土壤含水量達25%以上時,根部容易腐爛和產生傷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故在久雨或大雨后轉睛,氣溫急劇上升時會造成病害的嚴重發(fā)生。在魯西南多雨季節(jié),氣溫一般容易滿足病菌的要求,因此降雨的早晚和多少往往是發(fā)病輕重的決定性國素。
二、洋蔥軟腐病發(fā)病癥狀
一般從洋蔥鱗莖開始膨大,就應開始預防軟腐病。在鱗莖膨大期,第1-2片葉的下部產生半透明灰白色斑,葉鞘基部軟化腐敗,致外葉倒折,病斑向下擴展;鱗莖部染病,初呈水浸狀,向內部開始軟化腐爛,散發(fā)出強烈的腐爛臭味。
軟腐病易與其他真菌性病害混發(fā),從蔥葉上很難清晰辨識??捎檬謹D壓感病球莖的橫切面,濕度大時,有乳白色的粘液滲出,這是該病與其他病害的主要區(qū)別。
三、洋蔥軟腐病防治措施
1、實行輪作,培育壯苗,適期早定植,精細定植,促進早發(fā)苗。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時追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不當燒苗。淺澆水,勤中耕,雨后及時排水。
3、及時防治地蛆、蔥薊馬等害蟲,農事作業(yè)注意不要產生傷口。
4、鱗莖成熟及時選晴天收獲,注意晾曬,不要淋雨或陽光直射。貯藏時要嚴格挑選,剔除病爛鱗莖。
5、發(fā)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7-10天1次,連續(xù)2-3次,噴藥時注意對植株基部噴施。常用藥劑有: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77%可殺得微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菌毒清水劑200-300倍液等。
以上就是洋蔥軟腐病的相關介紹了,軟腐病又叫腐爛病,是洋蔥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田間和貯運期間都可發(fā)生,我國南方地區(qū)發(fā)病較重。除洋蔥外,還侵害大蔥、白菜、甘藍、胡蘿卜及馬鈴薯等多種作物。
關于洋蔥軟腐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