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幼樹期施肥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9520人閱讀
枇杷的優(yōu)質豐產需要通過日常精心管理,包括肥水管理、修枝整形等,其中枇杷的樹形對于其品質和產量有很大影響,下面一起來了解枇杷的常見樹形及修剪方法。
一、矮化樹形
整個樹體高不超過3米,主干高約60厘米。一般選留一層角度均勻的3-4個主枝,于每個主枝上留分布均勻的橫向和斜生的側枝。即可形成較大的矮化樹冠。
修剪方法:逐年或隔年自上而下疏去第一層以上各層主枝,最后把主干也截去。在改造成矮化樹形的同時,配備好第一層主枝上的副主枝及結果枝組。凡是截去的大傷口,都必須涂抹保護劑,以防病菌侵入,而對暴露在陽光下的枝干,則應涂石灰乳劑,以防日灼。
二、雙層圓頭形
對于兩層的結果,兩層之間的距離約為50-80厘米,高度為40-60厘米。
修剪方法:在第一年中,種植并固定幼苗后,剩下4至5個主要分支,將其拉伸到四個側面并與主要分支拉成40-50度的角度。第二年,在適當的位置,在主分支上選擇了許多子主分支,并切斷了樹干,形成了空心的雙層圓頭形狀。
三、多層式杯狀形
適合樹形開張的品種,是在分層形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樹高2.5~3米,干高50~60厘米,全樹9~10個主枝,分層排列。
修剪方法:第一層上培養(yǎng)3個主枝,方位角120°。第二層3個主枝,分別插在第一層主枝間,第一、二層層間距1~1.2米。第三層3~4個主枝。第二、三層層間距約1米。在每一層內,各主枝間應相距6~10厘米,以防止卡脖現(xiàn)象。
四、變側主干形
主于直立生長,變側主干比主干低,樹高一般2.5~3米,干高50~60厘米,全樹5~7個主枝。變側主干形樹體主枝少,枝條稀疏,通風透光性好。
修剪方法:苗木栽植后,當年春季定干高50~60厘米,選一生長旺盛的直立側枝作為中央主干,另留1個側枝作為第一主枝。第2年,在中央主干上距第一主枝30~40厘米處選留1個側枝作為第二主枝,與第一主枝間呈90°~120°。第3年以后同前,逐年留一主枝,錯落伸向四周。呈螺旋式上升排列。
五、主干形
主干形多適宜于分枝角度小、直立性強的品種。
修剪方法:苗木定植后,不剪頂。秋季定植的次年春萌芽,早春定植的初夏開始萌芽,頂芽抽枝向上直立伸長成為中央主干,待離地面高70~80厘米處的腋芽抽出3~5個新梢后,選3個方向均衡的枝條作為3個主枝。第2年,中心主干不剪,任其生長,仍留3個主枝,方向與上年的主枝錯開,距第一層70~80厘米。使上下主枝不致重疊。各主枝的向外延長枝應留側芽枝。
以上就是關于枇杷的常見樹形及修剪方法的介紹了,枇杷的樹形可以根據品種,以及果園情況有效選擇,做好修剪,提高產量。
關于枇杷樹形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