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種植方式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9452人閱讀
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也叫旱半夏、地慈姑、三葉半夏等,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一般地下塊莖藥用,種植效益較高。種植半夏的繁殖方法較多,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半夏的繁殖技術(shù),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塊莖繁殖
1、秋季收刨時,選無病高產(chǎn)植株,挑出直徑1.2-1.5厘米大的塊莖,用濕潤的細沙拌勻,放于室內(nèi)陰涼處。春天在日平均氣溫在10℃左右時播種,播前篩出沙子,用5%草木灰液浸種2-4小時,晾干,按大、中、小等級下種。
2、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開4-5厘米深溝,溝底要平,將大、中塊莖分別按3-5厘米株距擺勻,小塊莖按2-3厘米株距交叉擺成兩行,芽頭向上,覆土耬平,稍壓。畝用塊莖60-120千克,半夏也可結(jié)合秋收進行播種。
二、種子繁殖
當半夏佛焰苞萎黃時采收種子,夏收種子可隨采隨播,秋收種子用濕潤沙拌藏,春季播種。按行距10-15厘米開2厘米淺溝,將種子撒入樓平,保持土壤濕潤,夏季注意管理,生長二三年刨出塊莖作繁殖材料或人藥。
三、珠芽繁殖
半夏葉柄上長出的珠芽有著入土生根的特性,可以于5-6月采收成熟的珠芽,在整好的畦內(nèi),按照行株距15厘米×3厘米,栽于3厘米深的溝內(nèi),栽后覆土加強管理,第二年可長成1-2厘米大的塊莖,刨出作種或入藥。
以上就是半夏的繁殖技術(shù),半夏種子繁殖生長期長、發(fā)芽率低,生產(chǎn)上少用。塊莖繁殖當年就可收獲,是常用方式,初次引種栽培半夏最好購買鮮塊莖作繁殖材料。
關(guān)于半夏繁殖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