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11133人閱讀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中國是世界較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小麥種植過程中,不同的生長期會有不同的病蟲害,下面一起來了解小麥不同生長期的病蟲害防治。
一、小麥播種期
這個時期主要的防治重點是地下害蟲(金針蟲、蠐螬、螻蛄)、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各種土傳病蟲害。防治措施多以拌種播種為主,可選用50%辛硫磷拌種,兌水500ml左右,將種子攪勻,充分攪拌,堆悶3至4小時。
二、小麥苗期
小麥苗期常見的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有蠐螬、螻蛄、金針蟲、蚜蟲等,常見的土傳病害有紋枯病、銹病、全蝕病、莖基腐病、根腐病等。此外還有草害。
紋枯病:可順壟噴施20%果盾水乳劑20ml/667㎡兌水15kg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銹?。杭皶r噴灑30%果盾水乳劑15ml/667㎡兌水15kg,進行噴霧防治。
地下害蟲:出苗后,用50%辛硫磷0.5kg/兌水70kg,或用3%辛硫磷顆粒劑,順麥餐噴澆撒施6至8kg/667m,排勻后開溝施入麥壟內即可。
草害:在冬前出苗后的溫暖天氣中,麥田雜草出土日高峰一般在麥播后20至23天左右,用10%黃旋勤15g/667㎡,兌水35kg左右,噴霧防治,達到省藥、省時、省工的效果。
三、小麥返青期
此期病害主要以白粉病、銹病、紋枯病為主,其中,白粉病、銹病可用40%尚果2.5g至5g兌水15kg進行噴霧,百豐達40ml兌水15kg/667㎡進行噴霧。
防治紋枯病可用25%葉亮8g/667㎡或用25%果盾水乳劑20ml/667㎡,兌水20kg噴麥莖基部進行防治,間隔14天左右天再噴一次。
小麥返青后是灰飛虱傳毒危害的第二個高峰期,可用10%吡蟲啉10ml/667㎡加2.5%高效氯氣氰菊酯30ml/667㎡兌水15kg噴霧。
四、小麥孕穗期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赤霉病常發(fā)區(qū),防治赤霉病時做好白粉病、銹病等病蟲兼治。當百株麥蚜量達800頭以上,益害比低于1:150時,可選用啶蟲脒、吡蟲啉、抗蚜威等藥劑噴霧防治。小麥穗期病蟲害混合發(fā)生時,選用相應的殺菌劑、殺蟲劑混合施用。
以上就是關于小麥不同生長期的病蟲害防治介紹了,小麥病蟲種類多,不同時期用藥不一樣,務必要注意。
關于小麥不同生長期的病蟲害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