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的育苗管理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0108人閱讀
黃精喜歡在濕潤和隱蔽的環(huán)境中生長,因此,在種植時,要選擇一個適合其生長的環(huán)境。理想的選擇是那些土質疏松、保水力強的壤土或砂壤土。下面學習一篇黃精栽培方法種植方法。
一、播種技術
根莖種植:在晚秋或早春季節(jié),將黃精的根莖按照行距23~25厘米進行種植。種植完成后,覆土壓實,然后進行第一次澆水。之后每隔3~5天澆水一次,使土壤保持濕潤,有利于黃精的呼吸。如果是在秋末種植,可以覆蓋一部分農(nóng)家糞便,為黃精根莖提供保暖。天氣轉暖后,需要立即清理糞便。
種子繁殖:利用黃精的種子進行繁殖。在每年8月種子成熟后,進行處理。將1份種子與3份沙土混合攪拌,放置在陰涼處。挖掘約30厘米的土坑,將種子放入其中并保持濕潤。到翌年3月下旬左右,挖出種子并進行篩選,按照每行12~15厘米的距離播種種子并澆水,然后蓋上1層草。在黃精幼苗長出前,處理蓋上的草。等到幼苗高度達到6~9厘米時,可以進行間苗工作。生長周期達到1年后,可以移栽幼苗。這樣滿足了黃精喜愛陰涼隱蔽環(huán)境的生長習性。
二、選擇地點與整地
選擇地點:黃精喜歡溫暖、陰暗和耐寒的環(huán)境,因此我們應選擇一個適合它生長的地方。最好選擇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和有機質、土壤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如果周圍有植被覆蓋,那就更好了。另外,也可以選擇之前種植過玉米或水稻的土地進行種植。當選擇在林下(如樹林、常綠闊葉林下)種植時,林蔭的密度應為60%~70%。
整地:在開始種植前,我們需要進行整地。除了清除土地上的雜草,我們還應使用辛硫磷來消滅土地中的細菌。整地過程中,每畝(667平方米)應加入1000千克的農(nóng)家肥,并將其翻入土壤中作為基礎肥料。然后,按照1至1.2米的寬度進行開廂種植。最后,我們可以撒一些草木灰或石灰來調(diào)節(jié)土壤的pH值,使其保持在5至7的范圍內(nèi)。
三、移植
需要根據(jù)幼苗的大小來確定移植的時間。對于塊莖直徑在3厘米以內(nèi)的小苗,我們可以在秋季采取帶苗移植的方法進行種植;對于塊莖直徑超過5厘米的大苗,可以等到倒苗后進行移植。在移植過程中,必須小心不要損害黃精的根部。一旦起苗,應立即進行移植。在移植前,需要開一個深度為5至7厘米的溝。在移植時,要確保黃精幼苗的頂芽芽尖向上,然后用第二溝的土壤來覆蓋前一溝。播種結束后,應覆蓋一層稻草在畦面上,確保種苗不會外露出來。移植后,要確保澆足了定根水,以保持土壤的濕潤度。為了防治常見的地下害蟲,我們可以用40%辛硫磷稀釋1500倍液灌根。
至于栽植的密度,應根據(jù)幼苗的大小來決定。小苗可以適當增加栽植密度,將株行距控制在20至25厘米之間;而大苗則可以適當減少栽植密度,將株行距控制在35至40厘米之間。
四、水分與肥料管理
黃精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在種植過程中必須定期澆水,保持土壤的含水量在35%左右。在雨季來臨之前,應提前挖掘水溝,確保雨水的順利排出,以減少大面積的雨水淤積。
施肥時,應根據(jù)黃精的生長情況來決定。我們推薦使用復合肥和各種微量元素肥,同時要控制好施肥的濃度和量。優(yōu)先選擇商品有機肥或完全腐熟的農(nóng)家肥,配合使用復合肥,并適當增加微肥的施用。
追肥的用量和頻率應根據(jù)黃精的生長勢頭來決定。總體上,氮、磷、鉀肥的比例應控制在2:1:2。在黃精的生長旺盛期,可以噴施0.2%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以加速植株的生長。
五、收獲
黃精的收獲時間因播種方式的不同而異。采用根莖種植的方式,1~2年后就可以開始收獲;而采用種子種植的方式,則需要3~4年后才能收獲。最佳的收獲時間是當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
收獲時,按照種植的方向將黃精的根莖部帶土一起采出,然后除去表面的泥土,自然風干。確保根須保存完整,切勿用水清洗。
以上就是黃精的栽培要點介紹,黃精雖然是一種種植前景十分不錯的中藥材植物,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投入種植的,銷路和種植環(huán)境都需綜合考慮進去。
關于黃精栽培方法種植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