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樹怎樣種植與管理?果農趕緊看看!
惠農網·農技學堂
44911人閱讀
藍莓是一種富含高營養(yǎng)價值的水果,市場價格和很多常見水果相比算高的那種,我國目前也有不少地方大面積栽培了藍莓,大家如果想加入藍莓種植當中來,就一定要先把種植技術掌握好。
1、土壤
理想的藍莓種植土壤條件:pH值在4.5~5.5之間;有機質含量為8%~12%;鹽分低,電導率不超過1000μS/cm,最好低于200μS/cm;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以沙壤土或沙土為佳,不粘重,不積水,具備良好的灌溉條件。
若土壤條件不佳,需進行改良。土壤質地不佳時,可加入河沙或風化石;pH值過高時,可添加硫磺進行調整;有機質不足時,可加入草炭進行改善。
2、溫濕度
矮叢藍莓在冬季休眠期需1000小時以上≤7.2℃的冷積溫時間;南方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種群也需要400-600小時的冷積溫時間以確保花芽分化完全。冷積溫不足會導致花芽和葉芽無法萌發(fā)。
升溫過程需循序漸進,避免溫度過高。萌芽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3~25℃,夜間溫度不低于8℃;花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0~22℃,夜間溫度在8~13℃;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2~25℃,夜間溫度在10~15℃。
藍莓對空氣濕度有一定要求,60%~70%的濕度有利于生長,超過90%或低于20%可能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死亡。
3、光照
長日照有利于藍莓的營養(yǎng)生長,短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最適宜的短日照處理時間為50-65天。全日照光照強度有助于大量形成花芽,提升果實品質。光照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光周期和光照強度。
光周期是指光照與黑暗交替的時間。12小時以上的光照有助于藍莓的營養(yǎng)生長,超過16小時僅營養(yǎng)生長無法形成花芽,光照時間為8小時時花芽發(fā)育最佳。
當光合速率明顯降低時,增加光照強度可顯著增加花芽數(shù)量。低光照會導致果實成熟期果實百分率明顯下降,果實成熟率及果實含糖量也會降低。
4、水分
藍莓對水分敏感,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需求不同,需保持土壤濕潤且不積水(土壤握在手里成塊但擠不出水)。
①營養(yǎng)生長期,保持適當水分條件有助于植株生長強壯;
②果實發(fā)育期和成熟前,適當減少水分供應,防止營養(yǎng)生長過旺與果實爭奪養(yǎng)分;
③果實采收后,恢復水分供應以促進植株營養(yǎng)生長;
④中秋至晚秋,為促使植株及時進入休眠期,應減少水分供應。
5、肥水
藍莓對水質要求嚴格,灌溉水電導率需低于1000μS/cm,大棚栽培需低于300μS/cm,越低越好。pH值應低于6.5。注意,水源改良方法中,只有反滲透除鹽是有效的,通過添加硫酸、醋酸或酸性液體肥料降低pH是不可取的。
藍莓屬于典型的嫌鈣、忌氯、寡營養(yǎng)植物,施肥時要防止過量。氮肥使用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摩爾比例為3:1,以硫酸銨為佳,每株每年15~20g;鉀肥避免使用氯化鉀,以硫酸鉀為佳,每株每年5~8g;磷肥以磷酸二氫鉀為佳,每株每年4~6g;無機肥需完全溶解后均勻澆于樹冠下,濃度小于0.2%,2~3周1次。
6、修剪
修剪對保障藍莓生長和結果至關重要,可解決通風透光問題,增強樹勢,改善品質,增大果個,提高商品果率、延長結果年限和樹體壽命。藍莓修剪需貫穿整個生長過程,實現(xiàn)“因樹修剪,隨勢修剪”,達到最佳的“枝果比”,“葉果比”,最佳產量和最佳品質。
幼樹修剪:定植后1~2年,疏除細弱枝、下垂枝條(從基部疏除)、交叉枝、老枝條,選留2~3個生長強壯的一年生基生枝,采用短截或擼花芽方式去掉所有花芽。
定植后第3~4年,疏除細弱枝、下垂枝條(從基部疏除)、交叉枝、病死枝和枯萎枝,三年生以上枝條回縮至具有強壯枝條部位,可適量結果。
成年修剪:疏枝時去弱枝留強枝,直立品種去中心干、開天窗,并留中庸枝,三年生以上枝條遵循6疏1原則,從基部疏除。大的結果枝最佳結果年齡為5~6年,超過此年限需回縮更新。弱小枝可采用抹花芽方法修剪,使其轉壯。
綜上就是藍莓的種植技術大全介紹,藍莓對光照、土壤的條件較高,所以最佳的環(huán)境才能種植出高品質的藍莓。
關于藍莓種植技術大全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