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的種植方法和條件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9376人閱讀
人參因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而聞名,尤其是高品質(zhì)的人參在市場上價格昂貴,有時可達數(shù)千甚至數(shù)萬元人民幣一斤。因此,它的種植效益是非常高的。那么人參具體要怎么種植好?下面一起來看看人參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1、選地整地
選擇氣候冷涼、空氣濕潤、降水充足的山區(qū)、半山區(qū)栽培。土地以腐殖層厚、質(zhì)地疏松、排水良好、滲水力強的新墾山林地為佳。整地時,要求底層平整,不留生格。最好在種參前1年春季翻地,使用隔年土地種植,有利于土壤充分熟化,土質(zhì)疏松肥沃。
2、種子處理
將于種子置清水浸48小時,使其充分吸水,取出用兩倍濕砂土(細砂和腐殖上各半,濕度約35%,以手握成團、落地散開為宜)拌勻,裝入盆缽內(nèi),置于18-20℃溫度下,經(jīng)常保持濕潤狀態(tài),經(jīng)過2-3個月,種子絕大部分裂口,即可進行播種。
3、播種方法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厘米,寬126-133厘米,畦間作業(yè)道為2-2.66厘米。方法采用撒播,每平方厘米0.5克種子,播后覆土3-4厘米,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時間上,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夏播在7-8月果實成熟時,采下立即播種;秋播在11月播種。
4、移栽要點
移栽時選用根部乳白色、無病蟲害、芽苞肥大、根條長的壯苗。栽前可適當整形,除去多余的須根。移栽時,以畦橫向成行,一般按行株距(15-30)×(6-12)厘米,平栽或斜栽,覆土5-9厘米。
5、栽培管理
(1)松土除草:參苗出齊后進行第一次松土、除草,把畦面耙松,并拔除雜草。6月份進行第二次松土、除草;以后每隔20天左右進行1次。
(2)搭棚遮陰:人參喜陰涼濕潤氣候,伯雨水淋,怕高溫和強光直射,但需陽光斜射。因此,出苗前,必須搭好高1.2米左右的棚子遮蔭和防雨。
(3)肥水管理:人參喜濕潤的土壤,但不耐澇,一般晴天每3-5天澆一次水,雨季及時排除積水。施肥一般從第二年開始,可以選用充分腐熟的綠肥或者充分腐熟的豆餅,粉碎后拌腐殖質(zhì)土,在行間開淺溝施入。
總的來說,人參種植利潤很高,是敷富的好門路,但其技術要求較高。需要根據(jù)人參的生長習性和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進行科學種植管理,以提高人參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關于人參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