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適合什么季節(jié)種植?
惠農網·農技學堂
18403人閱讀
黃瓜以其脆嫩的肉質和豐富的汁液而聞名,味道甘甜,生吃時能刺激唾液分泌,解渴提神,同時散發(fā)出獨特的香氣。這種蔬菜不僅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用途多樣,既可以烹飪成菜肴,也可以像水果一樣直接食用。那么黃瓜怎么種植才能高產?
1、育苗階段
在開始育苗之前,需要準備苗床,最好選擇之前未種植過瓜類作物的土壤,以減少病害傳播的風險。苗床應施用充足的有機肥料,打碎土塊,并確保土壤平整。營養(yǎng)土的推薦配比是2/3的菜園土混合1/3的腐熟有機肥,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并使用200至300倍的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
播種黃瓜前2至3天,應將種子晾曬,然后用60℃的溫水浸泡15分鐘,期間需不斷攪拌以確保種子均勻受熱。之后,將種子轉移到25至33℃的溫水中浸泡3至4小時,再用清水沖洗,放入濕紗布中催芽。大約1天后,當2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進行播種。
2、土地準備與移栽
選定黃瓜種植地后,將復合微生物菌肥與土壤混合,并起壟以備移栽。土地整理應采用高畦深溝方式,畦寬建議在1至2米(包括溝渠),畦高至少25厘米,最好采用南北向,以雙行種植,株距保持在25厘米以上。
移栽前,使用適當?shù)?a href='http://www.indianredcrossassam.org/p/sjj/' class='j-href' target='_blank'>殺菌劑對地塊進行消毒,壟上開溝澆水后,按照合理間距放置幼苗,每畝大約定植3500株。通常,苗齡達到15至20天,長出2片真葉時,即可進行移栽。
3、整枝與搭架
黃瓜在卷須出現(xiàn)時即可開始搭架引蔓,建議每隔3至4天進行一次,以確保植株分布均勻。由于黃瓜的側枝生長旺盛,容易相互遮擋,影響光合作用,應在適當時機進行整枝、打杈和摘心管理。黃瓜主要依靠主蔓結瓜,因此根瓜以下的側枝應全部摘除;中上部的側枝在結1至2個瓜后應留2葉摘心。當結瓜部位上移后,植株下部的老葉應及時摘除,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并提高通透性。通常在植株爬滿架時進行摘心。
這樣的管理有助于將根部吸收的養(yǎng)分有效輸送到果實,確保黃瓜的產量和品質。
4、溫度控制
黃瓜的種植通常分為春季(1至3月)和夏季(6至9月)。種子需要適宜的濕度和溫度才能生長。有條件的種植者可以在定植后采用多層覆蓋和加溫措施,以保持棚內高溫高濕,利于緩苗。建議白天溫度保持在32至35℃,夜間17℃,緩苗一周后適當降溫,白天約30℃,夜間16至18℃。
5、水分與肥料管理
黃瓜根系較淺且不發(fā)達,整個生長期對水分和肥料的需求較大,但吸收率相對較低。因此,肥水管理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澆水:定植后澆一次緩苗水,之后根據(jù)土壤干燥情況澆水。黃瓜長到12片葉后,約60%的植株上都有12厘米左右的小瓜時,澆第二次水。進入結瓜期后,需水量增加,應根據(jù)植株長勢和天氣調整澆水間隔,前期7至10天澆一次水,中期5至7天,后期3至5天,最好在晴天上午澆水。
施肥:定植后2至3天,使用狂生根定植水澆一次,促進根系生長。之后根據(jù)缺肥情況追施氮磷鉀肥,確保苗期到抽蔓前植株基部莖干粗壯。結瓜期,除了充足的水分,還需補充營養(yǎng),可使用苗多旺平衡肥進行多次少量噴施。膨果期,植株對肥水需求量最大,使用果倍多進行多次少量噴施,保證果實生長發(fā)育,提高品質。
6、病蟲害防治
黃瓜易受蚜蟲、霜霉病等病蟲害影響,可使用10%吡蟲啉噴灑防控蚜蟲,用乙磷鋁可濕性粉劑溶液噴灑防控霜霉病。避免在前茬為瓜類作物的地塊種植,以防土傳病害。
7、采收
黃瓜在一天中的13至17時生長量較少,但17至18時生長迅速,是生長旺盛期。因此,建議在早晨采收,避免下午。初期每2至3天采收一次,盛期每1至2天采收一次。采收時,應摘除畸形瓜、墜秧瓜和疏果瓜。采收標準為果實鮮嫩、瓜條通順、未形成種子且有一定重量。
以上就是黃瓜種植的要點介紹,黃瓜作為農村的一種常見農作物,其種植技術目前來說是比較全面的,大家可以根據(jù)地區(qū)環(huán)境來選擇適合的鵝品種。
關于黃瓜怎么種植才能高產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