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地下害蟲的綜合防治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14666人閱讀
紅薯,又叫做番薯,有的地區(qū)俗稱地瓜,也被稱作紅苕、紅芋或白薯。它屬于管狀花目,旋花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薯塊根營養(yǎng)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含糖量大約在1.5%到5%之間。我國種植紅薯的人不在少數(shù),那么種植紅薯如何獲得高產?
一、良種選擇
為滿足蒸烤和早上市鮮薯需求,可選擇市場青睞的短蔓脫毒品種,如“秦薯四號”、“秦薯五號”等。針對大城市高端市場,可種植特色紅薯品種,如紅心品種、黑紅薯、蔬菜型品種、迷你薯等,例如“紅心431”、“栗子香”、“心香”和“黑薯一號”。對于加工“三粉”(粉條、粉絲、粉皮),則應選擇高淀粉品種,如“梅營一號”、“秦薯一號”、“SL-19”。
二、土壤準備和起壟
紅薯根系和塊根的發(fā)育需要充足的氧氣,因此應選擇未種植過紅薯的土地,土壤耕層應深厚疏松,冬前深耕不少于25厘米。紅薯適合壟作栽培,壟作有助于提高地溫,便于灌溉和收獲。窄壟單行種植的壟距為66厘米,株距33厘米;寬壟雙行種植的壟距為85厘米,株行距為30厘米×33厘米。壟高約20厘米,要精細起壟,確保壟面平整。
三、合理施肥
紅薯是喜肥作物,要高產就必須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確保氮肥適量,磷鉀肥配合,以鉀肥為主。結合整地,每畝施用3000公斤以上腐熟的農家肥、15公斤尿素、5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硫酸鉀或50-100公斤草木灰。注意增施鉀肥,有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對于長勢過旺的品種,要嚴格控制氮肥施量。
四、防治病蟲害
防治地下害蟲和鼠害有助于提高保苗率和薯塊品質。一般使用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5公斤均勻撒于地表,深翻入土。或用75%辛硫磷500克,加濕土20公斤拌勻,隨栽苗隨撒在穴中。也可用敵百蟲與炒麥麩制作毒餌,同時注意防治鼠害。
五、適時早栽
為發(fā)揮早春低溫下蓋膜的效果,應壯苗適時早栽,原則是“霜前栽植,霜后覆蓋”。早春天氣多變,早栽要注意防凍、防燒、防冷。覆膜可比露地早栽約10天。關中地區(qū)單膜栽植適宜在4月上旬,雙膜可在3月下旬開始。地膜紅薯栽植不能盲目求早,要在膜內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6℃時開始,密度每畝3000-3500株。
六、噴施除草劑
噴施除草劑應在栽植和覆膜前進行,以免傷害薯苗。每畝可用乙草胺100克兌水100公斤,或用拉索250克兌水70公斤進行壟面噴霧。行間雜草可在小苗成活后用滅殺性除草劑除去,注意不要噴在薯苗上。
七、覆膜
適期栽植通常先栽植后覆膜。塬區(qū)應趁墑起壟,及時覆膜,適溫栽植,視溫放苗。塬區(qū)宜采用寬壟雙行方式,早春起壟時最好將壟頂整成“凹”字形,有利于自然降雨補墑。蓋膜要嚴格質量,掌握“蓋濕不蓋干,蓋肥不蓋瘦,蓋細不蓋粗,蓋早不蓋晚”的原則。
八、田間管理
前期以促進生長為主,中期適當控制,后期防止早衰。覆膜防大風,缺苗要及時補栽。對長勢旺的品種應在苗長30厘米和1米時打頂兩次。澆水應小水滲灌,不宜過多。封行前后每隔10天左右進行2-3次葉面噴肥,每畝用15公斤水加紅薯膨大素一包兌20克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均勻噴灑。封行前后對地力高、長勢過旺的地塊應適時噴施多效唑進行化控。嚴格控制氮肥施量和澆水量,增施草木灰,行間中耕。不宜翻蔓。后期注意捕捉甘薯天蛾或噴辛硫磷防治。地膜紅薯結薯早,鼠害重,應注意防鼠。
九、及時收獲
地膜紅薯不宜貯存,食用薯應早收獲早上市,搶高價銷售。淀粉加工也應在霜前早收獲及時加工。
以上就是紅薯種植的要點介紹,紅薯雖然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農作物,但要想實現(xiàn)高產,掌握好種植方法才能達到目標。
關于種植紅薯如何獲得高產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