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常見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28660人閱讀
荔浦芋其形如橄欖,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內呈檳榔紋,故又名檳榔芋。這種芋頭營養(yǎng)豐富、肉質酥軟、味道芬芳,是芋中極品,也是制作桂林名菜芋頭扣肉的主料之一,很多人都喜歡吃這種芋頭,下面就來說說荔浦芋頭的種植方法。
一、選地與整地
選地:荔浦芋頭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適宜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長。因此,應選擇地勢較高、陽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水源充足且前茬沒有種過芋頭的地塊進行種植。
整地:在播種前半個月進行,深翻土壤,清除雜草和石塊,使土壤細碎均勻。同時,按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或有機質含量高的土雜肥6000公斤)、復合肥50100公斤作為基肥,施肥后進行深翻,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
二、選種與催芽
選種:選擇頭大而圓、尾小健壯的孫芋和藤芋作為種芋,避免選擇無主芽、爛尾或過細小的芋種。選種應在晴天進行,注意不要破傷,挑運回室內放在木板上晾干表皮3~5天后,堆藏在高爽通風的室內或樓上。
催芽:在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可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和整齊度。催芽方法包括露地窖種催芽和室內窖種催芽等,一般將選好的芋種按一定間距放在坑內或室內,覆蓋土壤或稻草等保濕材料,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待芋芽長至3~5厘米左右時即可播種。
三、播種與種植密度
播種時間:荔浦芋頭的播種時間一般在春季,當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即可開始播種。具體播種時間可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和種植經驗進行調整。
播種方法:將催好芽的芋種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埋入土壤中,株距一般為30~40厘米,行距為60~80厘米(或單行種植行距1.3~1.5米,雙行種植廂寬2~2.2米,行距30厘米),深度以種子直徑的2~3倍為宜。播種后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種植密度:根據(jù)地塊肥力和種植目的的不同,種植密度可適當調整。一般前期種和后期套種其他作物的地塊,每畝種700-800株左右;不套種其他作物的地塊,每畝可種植1000~1500株。
四、田間管理
澆水:荔浦芋頭生長期間需要保持適度的土壤濕潤,但不宜過多澆水,以免造成土壤板結和根部病害。在干旱季節(jié)應及時澆水,雨季應注意排水防澇。
除草:田間雜草會與荔浦芋頭爭奪養(yǎng)分和水分,影響其生長。因此,在生長期間應定期除草,保持田間清潔。除草可結合中耕進行,也可使用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
培土:荔浦芋頭生長期間需要進行培土,以促進塊莖的形成和膨大。培土時,應將行間土壤逐漸培向植株基部,使芋頭塊莖埋入土中。一般培土2~3次,每次培土厚度7厘米左右。
施肥:在生長期間,還應根據(jù)生長情況適時追施氮肥、磷肥和鉀肥,以保證植株的健壯生長和產量的提高。追肥應分次施用,在幼苗期、發(fā)棵期和球莖生長盛期共追2~3次,并以磷鉀肥為主。
五、病蟲害防治
荔浦芋頭易受到一些病蟲害的侵襲,如芋頭疫病、軟腐病、芋蚜等。在生長期間,應定期檢查植株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如噴灑農藥、拔除病株等。同時,應注意輪作換茬和土壤消毒等農業(yè)防治措施,以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六、收獲與儲存
荔浦芋頭一般在種植后810個月即可收獲。收獲時,應將芋頭塊莖從土壤中挖出,去除泥土和須根,晾曬12天,使表皮干燥。然后將芋頭分級、包裝、儲存或銷售。儲存時,應選擇通風干燥、陰涼潮濕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潮濕,以免引起腐爛和變質。
以上就是關于荔浦芋頭的種植方法介紹了,荔浦芋頭是一種優(yōu)質的食用芋頭品種,其口感細膩、營養(yǎng)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
關于荔浦芋頭的種植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