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枯萎病怎么預防?
惠農網·農技學堂
6211人閱讀
番茄屬于喜溫暖的蔬菜,它通常更喜歡溫暖的氣候而較不耐寒,喜愛充足的陽光卻不喜歡過熱的環(huán)境,偏愛干燥的空氣而不適應高濕的條件,對水分的需求是喜歡濕潤但忌積水,具有半耐旱的生理特性。因此,根據當地的自然栽培環(huán)境,合理調控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水分、光照和營養(yǎng)等關鍵條件,并及時預防和控制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對于提升番茄的產量和增加種植者的經濟收益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下面一起學習一篇番茄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
1、地塊挑選
選擇土壤層深厚、排水灌溉條件良好、通風透氣性強的地塊,且該地塊在過去2-3年內未種植過茄科蔬菜。避免在缺乏灌溉設施的地區(qū)種植。
2、品種挑選
挑選具有抗病性、品質優(yōu)良、產量高、耐儲存運輸、商品性佳且符合市場需求的番茄品種。
3、播種育苗
適宜的播種時間為3月上旬至4月上旬,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調整播種時間。采用肥球法結合地膜和小拱棚育苗技術,將腐熟的農家肥與土壤混合制成直徑約5厘米的肥球,每個肥球中放入一粒種子,均勻排列后覆蓋營養(yǎng)土,并施以稀糞水,然后覆蓋地膜。接著,使用1.3米寬、8米長的小拱棚覆蓋。
苗床土消毒可使用58%甲霜·錳鋅或70%丙森鋅與70%甲基硫菌靈按1:1比例混合,每平方米用藥10克與5公斤過篩細土拌勻。為促進提早出苗,用塑料膜覆蓋苗床,保持白天溫度約30攝氏度,最高不超過32攝氏度,當1/3的幼苗出土后揭去塑料膜;齊苗后將溫度降至約25攝氏度,以防徒長。
苗齊后,使用68.75%惡唑菌酮·錳鋅10克或70%丙森鋅30克加72.2%霜霉威鹽酸鹽20毫升對水15公斤噴淋幼苗,預防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早疫病。三片子葉生長時,及時揭膜通風降溫,進行練苗,一周后定植。
4、定植管理
整地施基肥:定植前15-20天,每畝施用7-8立方米腐熟的優(yōu)質圈肥,或5-6立方米畜禽糞便與等量作物秸桿發(fā)酵后施入,再施100-150公斤腐熟餅肥,采用東西向高壟。大棚栽培時,定植前20天覆蓋薄膜,扣膜后開溝灌底水,確保土壤充分濕潤。
定植時間: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
定植方法及密度:株距50-60厘米,行距1.2-1.3米,每667平方米定植約2000株番茄苗。選擇晴天下午4點后或陰天定植,定植后及時澆透水,3-5天后再澆一次緩苗水。
5、田間管理
搭架與整枝:番茄植株高約30厘米時,及時搭架綁蔓,采用“人”字形支架,將主干用塑料繩固定于支架上,單稈整枝,每株保留5-6穗花,每穗保留4-5個果。及時摘除多余側枝,去除畸形果、病果、多余果。生長后期摘除下部老葉、病葉,增強通風透光。
中耕除草培土:緩苗后中耕除草,淺耕不傷根,整個生長期培土2-3次。
6、肥水管理
采用滴灌或暗灌澆水,定植后及時澆水,3-5天后澆緩苗水。土壤相對濕度春季保持60%-70%,夏秋季節(jié)保持75%-85%。根據生長季節(jié)長短和狀況及時追肥,扣除基肥后,分多次隨水追施。嚴禁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推薦使用油餅和生物菌肥。
7、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的原則進行無害化治理。常見病蟲害包括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臍腐病等。
早疫?。褐饕:θ~片、莖稈、果實,從下部葉片開始發(fā)病,逐漸向上蔓延。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輪作,壯苗培育,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使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等噴施。
晚疫?。褐饕:θ~片、莖和果實,病斑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初呈水漬狀褪綠斑,后逐漸擴大。
防治方法:選用抗耐病品種,無病壯苗培育,輪作,發(fā)病植株清除,田間管理,控制澆水,加強通風,使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等噴霧。
病毒?。褐饕胸嗜~型、條斑型、花葉型、卷葉型、黃頂型和壞死型。
防治方法:預防為主,輪作倒茬,選用抗耐病品種,種子消毒,無病無蟲壯苗培育,田間管理,清除雜草,摘除老葉、病葉,清除病株,減少傳毒途徑,防治粉虱、蚜蟲等。發(fā)病后,使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噴施。
臍腐?。喊l(fā)生在果實長至核桃大時,臍部出現(xiàn)水漬狀病斑,后逐漸擴大,致使果實頂部凹陷、變褐。
防治方法:科學澆水施肥,保持葉面噴施1%過磷酸鈣、氨基酸鈣液等。注意,在病蟲害防治中,相同有效成分的有機合成農藥一個生長期只能使用一次。禁止使用甲基異柳磷、內吸磷、克百威、涕滅威、滅線磷、硫環(huán)磷、氯唑磷等農藥。
綜上就是番茄的種植管理技術要點介紹,大家在參考的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家菜園的方案。
關于番茄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