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黃的草棚覆蓋栽培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538人閱讀
韭菜和韭黃是兩種廣受歡迎的柔嫩蔬菜,盡管韭黃在價格上通常高于韭菜,且種植韭黃的經(jīng)濟效益也相對較高,但韭黃實際上是由韭菜經(jīng)過特殊培養(yǎng)轉化而來的。韭黃,也被稱作韭菜黃、黃韭菜、韭菜白、黃韭芽。下面一起學習一篇韭黃的種植方法。
1、播種時間
在春季韭黃和秋季韭黃的種植時間上,一般春季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種植比較合適,而秋季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底前后種植比較合適。種植韭黃的時間主要是看當?shù)氐臏囟葪l件,因為最適合韭菜種子發(fā)芽的溫度是15-18度,最適合韭黃莖葉生長的溫度是16-24度且晝夜溫差10度左右。
2、移栽定植時間
對于播種育苗的韭黃,當我們播種的韭菜種子發(fā)芽出苗后且長出4-5片葉(3-4葉1心)且苗高達到16-18公分左右時,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起苗移栽定植了。
3、播種方法
韭菜種子播種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說直播、條播等,在提前整好地、做好畦、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提前在種植畦上開好播種溝并澆透底水,等到澆水后地面的水分全部滲透到地下以后,再把種子按行、順溝撒播到“凹”性溝里去,種子播種完以后再在種子上方撒蓋上一層1.5公分左右后的細沙土,最后覆蓋上地膜(或覆蓋上秸稈稻草)進行保溫保濕促進種子快速發(fā)芽出苗就行了,種子上方覆蓋的地膜或秸稈稻草等到種子出苗后應當及時撤除掉。
一般來說,韭黃播種時每畝播種的韭菜種子量掌握2公斤左右即可。
4、移栽定植方法
韭苗在長到4-5片葉或株高16-18時,這個時候就要進行起苗移栽了(土溫必須在12度以上)。提前水進行保根起苗,挖出來的韭苗把過長的葉片剪刀1/3、剪掉根部末端的須根,然后按照15-20公分左右的株距進行定穴栽種,栽種時每穴栽種3-5株苗。
在栽種韭苗時,覆土定植的深度一般在10公分左右,具體栽種深度應當一“上不埋葉翹、下部露韭根”(以葉片與葉鞘交接處為準)為標準,韭苗栽種后澆透一次定植水(2-3天后劃鋤破除板結的表土層),然后保持白天25-28度、夜間18-20度左右即可,等到緩苗成活后開始生長莖葉時,再把溫度適當降到18-22度左右即可。
5、水肥管理
在完成韭黃幼苗的移栽定植后,等到韭苗開始萌發(fā)嫩芽新葉以后,這時候可以及時補澆一次緩苗水(如果苗弱可以適當追施一些尿素等氮肥進行提苗促長),此后澆水建議按照“地面見干見濕”的原則保持地下土壤始終濕潤而不潮濕就可以了。
種植韭黃澆水時,可以結合追肥每隔10-15天左右小水勤澆,但一定不能澆水量過大,一旦澆水后造成田間積水,就很容易造成韭黃倒伏、腐爛、死亡。
在韭黃的定植后到割青前,一般需要在株高25公分、株高35-40公分時分別追肥一次,一次促進韭黃快速健壯的生長,使韭黃莖稈變得更加粗壯、葉片更加肥厚鮮嫩,追肥的種類以尿素為主,每畝每次追肥量掌握在10-12公斤(也可以搭配4-6公斤的硫酸鉀),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用磷酸二氫搭配螯合鈣鉀噴施2-3次。
6、割青遮光軟化處理
種植韭黃時,割青就是割掉韭黃早期生長出來的綠色葉片,遮光就是讓韭黃新葉保持黑暗環(huán)境變成黃白色,軟化就是韭黃的莖稈變軟。所謂韭黃的割青,就是在韭黃苗株萌發(fā)新葉上方的位置把所有地上綠色韭葉割掉,然后通過培土或覆蓋黑色地膜的方法讓韭菜苗新長出的葉片轉化成黃白色或淡黃色的韭黃葉。韭黃割青,一般在第一次培土后10-15天或者在利用拱棚黑膜覆蓋前進行。一般韭黃割青后2-3天就可以進行第二次培土或者進行覆蓋黑膜處理。
(1)連續(xù)培土軟化
韭黃一般需要連續(xù)培土3-4次左右(培土到采收前一個月左右),第一次培土前要先追肥和澆水。一般來說,第一次在苗高40-50公分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在第一次培土后10-15天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前,要在保留地上4-5公分茬口的基礎上割掉蒜黃地上的綠色葉片,等到傷口愈合后再進行培土),每次培土的厚度掌握在20公分左右,每次培土的高度不要超過苗株的芯葉或茬口,建議每次培土的高度掌握在苗株分杈下方1-2公分部位,如果培土過深則則會嚴重降低蒜黃后期的產(chǎn)量或造成韭黃在土下不透氣而大面積發(fā)生腐爛。一般韭菜連續(xù)培土一個月后即可進行正常采收了。
(2)拱棚黑膜軟化
提前把韭黃種植地內的各類枯葉、雜草等清理干凈,然后把保留地上4-5公分茬口割掉地上的綠色葉片,及時澆水一次,澆水2-3天后,及時用黑色塑料薄膜搭建一個黑色小拱棚,利用黑色地膜覆蓋嚴實只留茬口的韭菜根莖(讓韭菜處于黑暗的環(huán)境中生長,注意在兩頭各留一個通氣散濕孔,否則容易造成韭黃不透氣而腐爛),此后每次韭黃收割后揭開黑色地膜及時澆水施肥松土促進生長,等到韭黃株高長到25-30公分左右再及時用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促進軟化,以此循環(huán)操作。
(3)覆蓋草簾軟化
在對韭黃苗完成地上割青以后,等到新葉長到12-15公分高時,此時用稻草等編織的曹林對韭黃的畦壟進行覆蓋,覆蓋草簾時要注意必須讓草簾下方完全不透光處于黑暗的環(huán)境,覆蓋草簾后要及時用清水把草簾噴濕(濕潤但不滴水),以防草簾下濕度過大而造成韭黃發(fā)生病害或發(fā)生腐爛等問題。
注意:在對韭黃進行遮光軟化處理期間,要讓它長期處于不見陽光的黑暗環(huán)境中,但也不能長時間的讓它處于一點光不見、一點風不透的環(huán)境中,否則這樣的韭黃不僅長不好,還容易腐爛變質。一般來說對于覆蓋遮光軟化處理的韭黃,再遮光覆蓋的前2-3天一般不要讓它見光,但3-5天后一般要在早晚掀開覆蓋物讓它透氣見散光1-2個小時,一是讓它吸收一點散光更好的生長,二是讓它透透氣避免濕度過大而悶爛。
7、合理采收
在韭黃割青遮光軟化后20-40天時(夏秋采收期早、冬春采收期晚),這個時候就差不多可以進行收割了,一般韭黃可以連續(xù)進行采收,一般一年采收3-4次就可以了,如果過勤過度的去收割韭黃,容易造成根系衰弱、莖葉生長無力而不利于后續(xù)繼續(xù)進行高產(chǎn)優(yōu)收。
在收割韭黃時,一般需要等到韭黃長到40-60公分左右且苗株頂部剛開始萎枯時進行;在收割韭黃時的最佳溫度條件是18-25度左右,應當選擇晴天掀開覆蓋物或扒出韭黃根部,然后在韭黃根部距離地面1-2公分左右的位置進行平割即可。
韭黃每次收割后風涼2-3天等傷口愈合受都要及時追施肥水(每畝追施10-12公斤尿素即可)并撒蓋細沙土,以此促進收割后的韭黃能夠更快的重新生長出莖葉。對于剛收獲的比較鮮嫩的韭黃,建議大家先清理干凈腐爛的莖葉,然后捆成把束放在地窖中進行存儲保鮮。
綜上就是韭黃的種植方法介紹,實際上韭黃是特殊處理的一種蔬菜,大家想種植的,可以先掌握好種植技術。
關于韭黃的種植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