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南瓜如何盆栽?袖珍南瓜的種植方法介紹
惠農網·農技學堂
5108人閱讀
南瓜是一種常見的瓜菜類植物,其果實既可嫩食作為蔬菜,又能成熟后當作糧食。不了解南瓜的生長習性,管理不善,或者違背其生長規(guī)律,南瓜可能會出現旺長、只開花不結果等情況。因此,種植南瓜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下面一起學習下南瓜如何栽培和管理才能高產?
1、品種與種質
南瓜品種繁多,不同類型、品種和種質的南瓜在環(huán)境適應能力、產能潛力、消費群體、品質口感、經濟價值等方面存在差異。選擇南瓜品種時,應根據種植目的,優(yōu)先選擇適應當地氣候和生長環(huán)境、具有經濟價值和高產潛力、抗性強、符合當地消費習慣和口感的優(yōu)質品種。
對于南瓜種質,應選用純度高、成熟度高、籽粒飽滿、色澤鮮亮、無病蟲害、無破損和腐爛的優(yōu)質種子,避免使用年代久遠、籽粒空癟、受過病蟲害或破損的劣質種子。選種時,可先觀察殼色是否鮮亮有光澤、無黑斑,再檢查殼形是否顆粒飽滿、大小均勻,還可通過捏壓種子感受其緊實度來判斷是否為優(yōu)質種子。
2、種子處理
南瓜種子播種前進行浸種催芽處理,有助于快速出苗、出齊苗、出壯苗,還能防止病蟲害滋生,實現優(yōu)質高產。種子處理前,需將種子在陽光下晾曬2至3天,利用光照喚醒種子,促使其萌發(fā),同時紫外線可殺死種殼上的病菌蟲卵,降低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風險。
曬種后,將種子放入55度溫水中浸泡10分鐘,期間不斷攪動。待水溫降至30度左右時,用手輕搓種子并用清水沖洗干凈。接著,將種子放入30度溫水中再浸泡3至4小時,加速種殼軟化和吸水。之后,將種子放入70%甲基托布津500倍溶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中浸泡30分鐘,撈出瀝干后,放入濕紗布袋,置于25至30度恒溫環(huán)境中避光催芽48小時。當種子露白率達80%以上時,即可播種。
3、播種與育苗
直播種植時,可將催芽露白的種子直接播入種植地。挖5厘米深的穴,澆透定植水,待水分滲透后,每穴放入2至3粒種子,覆土掩埋。若需育苗再移栽,可將催芽后的種子放入育苗盤。育苗前,需提前挖制好育苗床,配制好營養(yǎng)土,裝入育苗盤。
配制營養(yǎng)土時,可取田園土6份、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3份、腐熟的餅肥1份,摻入適量尿素與硫酸鉀,用50%多菌靈500倍液潮濕土壤,充分摻勻后裝盤,裝入八成營養(yǎng)土即可。播種前,先澆透水,待水分滲透后,每缽或每盤放入1粒種子,覆土2厘米,調控育苗溫度在25至30度之間,約4至7天出苗。期間適當補充水分,移栽前三天通風煉苗,提高幼苗適應能力。
4、定植時間選擇
南瓜苗齡達30至35天、幼苗長至三至五葉時可移栽定植。移栽時間一般在晚霜期后,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南方無晚霜地區(qū)可提前至2至3月,北方晚霜較晚地區(qū)可延遲至立夏前后。大部分地區(qū)露地南瓜定植時間在清明至谷雨前后。無論何地,定植時應確保連續(xù)5天地溫穩(wěn)定在15度以上、自然溫度穩(wěn)定在20度以上。
5、整地與基肥
南瓜根系主要分布在10至40厘米耕層,為獲豐收,需使土壤疏松透氣。有條件時,可深翻土壤30厘米左右,耬耙細整,按1.8米畦寬、0.4米畦溝寬整畦。翻地前,先撒入基肥再深耕,每畝施入1000公斤充分腐熟農家肥、50公斤氮磷鉀復合肥、20公斤硫酸鉀、20公斤過磷酸鈣。定植時,每穴還可施入2.5公斤餅肥和0.25公斤草木灰,利于結出優(yōu)質高產南瓜。
6、移栽定植
移栽前,小心取出育苗盤或營養(yǎng)缽里的幼苗,盡量保持土坨完整。定植時,挖好定植穴,深度與幼苗子葉持平,澆透水,待水分滲透后,將幼苗連同土坨放入穴中,覆土掩埋至子葉持平。大田移栽時,株距0.7至1米、行距1.8至2米;直播定植時,每穴放2至3粒種子,出苗后按祛弱留強原則,每穴留一棵壯苗。
7、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南瓜生長期間,正值田間雜草旺盛生長期。雜草會與南瓜幼苗爭奪養(yǎng)分和生長空間,抑制幼苗長勢,因此需及時清除雜草。同時,南瓜幼苗定植后需經常補充水分保持旺盛長勢,但緩苗后氣溫高,土壤水分蒸騰量大,澆水后易出現表土板結現象,抑制幼苗根系發(fā)育和呼吸。因此,中耕是露地南瓜管理的必要內容。建議在幼苗澆施緩苗水后,結合除草及時開展中耕管理,直至封壟前定期進行。此外,若缺苗,應及時查苗補缺,以免影響單位面積產量。
(2)壓蔓理蔓整枝
合理的壓蔓理蔓整枝,可使蔓體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土地空間,改善植株間透光通風條件,增強葉面光合轉化率,為南瓜優(yōu)質高產和延續(xù)產能打下基礎。壓蔓理蔓工作建議在午后進行,因為午后光照會使蔓體水分蒸發(fā),曬軟的蔓體更易擺弄,不易折斷。壓蔓是在南瓜伸蔓期,用泥塊壓住每節(jié)蔓節(jié),防止大風吹翻蔓體,同時促使節(jié)間滋生不定根,輔助供應養(yǎng)分和水分。壓蔓前需先理蔓,讓主蔓有規(guī)律地向前伸展,按種植者意愿布局蔓群,一般在初花前完成,每隔3至4天進行一次,初花后不再理蔓。當蔓體長至60厘米時,進行第一次壓蔓,可用土塊壓住蔓節(jié),或順蔓開小溝將蔓體埋入,保留15厘米蔓頭露在外面,此后每隔50厘米左右壓蔓一次,連續(xù)壓蔓2至3次。
南瓜分枝能力強大,若不干預,會導致分枝無節(jié)制生長蔓延,使瓜田郁閉,通風透光條件變差,引發(fā)徒長和落花落瓜現象,還會占用大量營養(yǎng),減少供給南瓜結瓜的營養(yǎng),不利于優(yōu)質高產。因此,需及時疏除無序生長的側枝,讓養(yǎng)分集中供給保留的蔓體,提升瓜田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病蟲害概率。
(3)摘心授粉
摘心可促使養(yǎng)分回流,刺激花芽分化,使南瓜從生理生長轉向生殖生長,促成子蔓和孫蔓結瓜。當南瓜主蔓長至1.5至2米時,可摘取主蔓的蔓頭。南瓜是雌性同株異花授粉植物,通常通過蟲媒風媒傳播花粉,但因溫度、水肥等因素,常會出現花期不遇或授粉不良導致化瓜現象。此時,需采取人工授粉措施,提升授粉成功率,提高坐瓜率和坐瓜質量。可在每天早晨,摘取當日開放的雄花蓋在雌花柱頭上,或用毛筆蘸取雄花花粉抹在雌花柱頭上。
(4)水肥管理
南瓜耐旱能力強,但不同生長階段的耐旱能力和需水特點不同。苗期需保持充足水分幫助幼苗緩苗,緩苗后每隔7至10天補充一次水分,直至開花前,保持土壤濕潤。開花至瓜胎坐住后,不宜澆水,以免水盛會攻落花序和瓜胎,導致坐不住瓜。當瓜胎長至拳頭大時,可根據需求澆水,保障南瓜膨大所需的水分,之后根據南瓜長勢和土壤含水量適度補水,果實長大后停止供水,利于南瓜干物質蓄儲累積。
南瓜不同生長階段,生育內容不同,對養(yǎng)分需求量和需肥類型也不同。追肥時,需根據南瓜長勢和需肥特點按需分批追肥。例如,緩苗后,每畝可使用發(fā)酵過的5倍人糞尿250公斤灌根;初花前,每畝追施10公斤硫酸鉀;盛果期,每畝追施20公斤氮磷鉀復合肥。
8、采收管理
一般情況下,南瓜謝花后35至50天即可采收。老熟的南瓜皮色由青變黃或紅,表層有較厚蠟質層,棱溝明顯,用指甲掐表皮不易掐破。采摘時,留取瓜柄2至3厘米,用剪刀剪斷,避免硬扯瓜藤。應在晴天上午采摘,避免陰天雨天采摘,以免影響南瓜的保存時間。
綜上,南瓜適應能力強,易成活,但有人因不了解南瓜生長習性、缺乏種植經驗或管理不善,常遇到南瓜開空花、不結瓜的現象。其實,只要掌握南瓜種植技巧,就能種出優(yōu)質高產的南瓜。
關于南瓜如何栽培和管理才能高產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