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西葫蘆種植方法及時間
惠農網·農技學堂
42034人閱讀
西葫蘆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蔬菜,不僅營養(yǎng)豐富,還具有獨特的口感和多樣的烹飪方式。對于西葫蘆的種植方法,其實有多種選擇。在種植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來靈活選擇合適的種植方式。下面學習一篇西葫蘆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
1、整地施肥
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餅肥75公斤、復合肥40公斤、草木灰80公斤。將肥料均勻撒于地面。深翻土地30厘米,確保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長。將地面整平,為后續(xù)的開溝整畦做好準備。
2、開溝整畦
采用深溝高畦,地膜覆蓋栽培。一般畦寬100厘米,畦高20厘米,溝寬25-30厘米。蓋膜前應再次將畦面整平,并噴灑除草劑,減少雜草生長。
蓋膜時要拉緊、蓋平,使地膜與畦面緊密貼合,膜的四周用土壓實,確保覆蓋嚴密。整地施肥作畦蓋膜后,在定植前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1公斤熏煙,封閉大棚進行悶棚消毒7天左右,以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3、適時定植
一般在3月中旬進行定植,當秧苗長至3葉1心或4片葉剛展開時,苗齡約30天即可定植。
小型品種株距40×40厘米,雙行定植,每畝約1800株。大型品種株距50×50厘米,雙行定植,每畝約1600株。
定植前1天將苗床澆透水,選擇壯苗、好苗,盡量使根部多帶土移栽。定植時應讓根系正常舒展,定植后澆搭根水,并用細土封蓋定植孔。之后每天澆1次水,直至秧苗成活。
4、溫度管理
緩苗階段不通風,提高棚溫,促進根系生長。白天棚溫保持在25-28℃,夜間18-20℃。晴天中午棚溫超過30℃時,可適當通風。緩苗后白天棚溫控制在20-25℃,夜間12-15℃,有利于雌花分化和早坐瓜。坐瓜后白天保持溫度在22-26℃,夜間15-18℃,最低不低于10℃。加大晝夜溫差,有利于營養(yǎng)積累和瓜的膨大。
5、授粉保果
早春季節(jié)氣溫低時,需進行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9時前,摘取當日開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在雌花柱頭上輕輕涂抹。也可使用防落素、座果靈等植物激素,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以提高坐果率。
6、肥水管理
根據土壤墑情,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后期若發(fā)現缺肥,可破膜每畝追施10-15公斤復合肥,或噴施葉面肥,以補充營養(yǎng)。
7、適時采收
西葫蘆以食用嫩瓜為主,達到商品瓜要求時即可采收。長勢旺的植株可適當多留瓜、留大瓜,徒長的植株適當晚采瓜;長勢弱的植株應少留瓜、早采瓜。采摘時不要損傷主蔓,瓜柄盡量留在主蔓上,以利于植株繼續(xù)生長。
以上就是西葫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要點,通過以上詳細的栽培技術,您可以更好地管理西葫蘆種植,提高產量和品質。
關于西葫蘆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