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種植也需要技巧,這6點建議菜農朋友多了解!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4354人閱讀
絲瓜適應性強,易于管理,產量高,是我國南北地區(qū)廣泛栽培的主要瓜類蔬菜之一。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絲瓜作為一種藥食兼用的蔬菜,需求量不斷增加,市場前景廣闊。下面簡單學習下絲瓜種植技術管理要點。
1、品種選擇
供應夏季淡季市場的品種應具備耐熱性強、高溫下結瓜性好、不易化瓜、連續(xù)結瓜性強等特點。此外,還需根據(jù)當?shù)厥袌鱿M習慣選擇適宜品種,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若要提前上市,需選擇早熟豐產、耐低溫弱光、抗病抗逆性強、連續(xù)結瓜性好的早春品種。
2、適時育苗
早熟栽培建議使用設施大棚,以確保良好保溫。贛南地區(qū)大棚栽培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育苗;露地栽培則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開始保溫育苗,夏秋栽培在5月至6月育苗。育苗期間需防止徒長,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3、合理定植
早春定植需提前1周煉苗,以增強苗期抗寒能力。選擇冷尾暖頭的晴天定植,單行畦定植。大棚(吊蔓)栽培每畝定植1500~1600株;大棚(平棚拉網(wǎng))栽培每畝定植500~600株(前期保產量,后期根據(jù)生長情況去除部分植株,保持田間通透性)。定植后澆足定根水,加強二膜和邊膜管理,促進大棚升溫,利于緩苗。定植后5~7天及時查苗補苗,并用枯草芽孢桿菌、哈茨木霉菌、惡霉靈等灌根,確保幼苗健壯。
4、肥水管理
絲瓜生長期長,根系發(fā)達,結瓜量大,需肥量較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緩苗后可用少量速效性海藻酸鈉、黃腐酸等水溶肥隨滴灌追施,促進根系生長,利于提苗。前期施肥應促控結合,避免氮肥過多造成徒長。
早春溫度低,雌花開放早,通常5~6節(jié)可見雌花開放,且節(jié)節(jié)有瓜。留瓜前應根據(jù)植株長勢結合澆水適當追肥,控制植株生長,保持主蔓粗壯。結瓜旺盛期,肥水需求量大,每次采收后應及時追肥,每畝用平衡肥15~20kg(建議兩次三元復合肥,配施一次高鉀肥,有利于保證果實品質)。肥水不足易造成細腰瓜、畸形瓜。開花結果期要適時補充鈣肥和硼肥,減少裂瓜和化瓜。
5、引蔓與整枝
當瓜蔓長至50~60cm時,應及時拉蔓、吊蔓。由于絲瓜分枝性強,需及時摘除主蔓上的側枝,以免浪費養(yǎng)分,并進行理蔓。結果盛期要摘除老葉、部分雄花蕾和畸形果,以利于通風透光和養(yǎng)分集中,促進果實肥大。
吊蔓密植絲瓜:整枝時結合“摘心換頭”,以主蔓結瓜為主,摘除全部側蔓,10~12節(jié)以上開始留果,每次連續(xù)留4個果,并再留2~3節(jié)打頂。同時在頂部下2~3節(jié)處留1~2個側枝,待側枝長到2~3葉后選留一條健壯側枝作為下輪結果枝,如此不斷反復向前生長。當下部瓜采收完后,要及時落蔓,保持結瓜高度在1.5m左右,以利于農事操作和新的結果枝生長。
平棚拉網(wǎng)絲瓜:栽培前期可在第一次摘心收果后,留2個側枝向外生長,然后再進行摘心換頭。當后期棚架上枝葉過密影響通風和結瓜時,要加大疏枝力度,剪去弱小枝條,留強壯枝條結果,或者適當剪掉部分植株,以促進結瓜。
在絲瓜生長中后期,要及時疏除主蔓下部老葉、黃葉、病葉等,減少養(yǎng)分的無效消耗,把更多養(yǎng)分集中供給植株坐瓜和幼瓜發(fā)育。同時,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利于結出更多、更優(yōu)質的絲瓜。
6、?;ū9?/p>
絲瓜是雌雄同株異花授粉植物,早春栽培前期雄花量少,且設施大棚內昆蟲少,常出現(xiàn)授粉不良導致落花落果。需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和成瓜率。一般在上午9:00~11:00取當日開放的雄花進行授粉,將雄花粉抹到雌花柱頭上。也可用絲瓜坐果王(萘乙酸)溶液噴花。
7、病蟲害防治
絲瓜病蟲害相對較少,常見蟲害有瓜實蠅、蚜蟲、白粉虱等,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農業(yè)防治(輪作、高畦覆膜、科學澆水、增施磷鉀肥等)、物理防治(黃藍板、誘捕燈)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減少蟲口指數(shù)。
8、適時采收
適時采收是早春大棚絲瓜高產的關鍵。當絲瓜果肉緊實不變軟(早上采收最佳),果面有光澤,茸毛減少時即可采收。一般春季雌花開放授粉后10~15天,夏秋雌花開放后7~10天采收,高溫時7~8天即可采收。采收太遲,果肉易纖維化,種子變硬,影響品質。前期結瓜節(jié)位低,應盡早采收,促進瓜蔓生長,避免影響后續(xù)結瓜。
綜上就是絲瓜的種植要點介紹,大家還要注意一點,絲瓜苦味通常由干旱缺水、營養(yǎng)不良造成??赏ㄟ^多施腐熟有機肥或促果肥、勤澆水、多追肥來緩解。
關于絲瓜種植技術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