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7353人閱讀
魚腥草是一種兼具藥用和食用價值的植物,其根莖和嫩葉在市場上廣受歡迎。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度不斷提高,魚腥草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為了幫助種植戶提高魚腥草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下面一起學習下魚腥草怎么樣種植最好?
一、種植條件
魚腥草適應性較強,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保水性和透氣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5.0-7.0)為佳。種植地應選擇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平坦區(qū)域,附近有充足清潔水源,便于排灌。
二、種莖選擇與處理
魚腥草主要通過分株、插枝和根莖繁殖。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種莖,將其切成5-8厘米的小段,每段保留2-3個節(jié)。播前用50%多菌靈800倍液消毒,可有效預防病害。
三、土地整理與做畦
種植前需清除雜草和碎石,深翻土地25-30厘米,使土壤疏松、細碎、平整。整地時,可結合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如牛糞、雞糞)和磷鉀肥,以提高土壤肥力。根據(jù)地形,低洼地做成陽畦,高地做成平畦,畦寬1.3-1.5米,畦溝寬30-35厘米,深20-25厘米。
四、種植方法
在畦面上開橫溝,溝距20厘米,溝深10-15厘米。將種莖平放于溝內(nèi),株距5 - 8厘米,覆土5-6厘米厚。如遇干旱,需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陰雨天則要排除田間積水。
五、施肥與灌溉管理
基肥以腐熟農(nóng)家肥、氮磷鉀復合肥和餅肥為主,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3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生長期間,根據(jù)植株長勢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增施磷鉀肥。干旱時及時澆水,雨季注意排水,避免田間積水。
六、田間管理
1.除草
魚腥草出苗后,應及時人工除草,避免損傷植株。整個生長期內(nèi)需除草3-5次。
2.摘心與培土
對地上莖葉生長過旺的植株,進行摘心,抑制其長高,促發(fā)側枝,并進行培土護根,以促進地下莖生長。
3.病蟲害防治
魚腥草抗病蟲害能力較強,但仍需注意白絹病和紫斑病的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清理病株,用70%甲基托布津或5%井岡霉素水劑灌根處理。
七、采收
魚腥草無固定采收期,可分批采收。地上嫩莖葉生長25天左右即可采摘;地下莖可在定植6個月后采收。采收時,先割去地上部分,清洗地下根莖后分級捆扎上市。
只有掌握種植技術,才能有效提高魚腥草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為種植戶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希望廣大種植戶能夠掌握要點,科學種植,實現(xiàn)增產(chǎn)增收。
關于魚腥草怎么樣種植最好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