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落果打什么藥效果更好?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21052人閱讀
辣椒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露地栽培中,爛果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下面惠農網(wǎng)小編將介紹針對辣椒爛果不同癥狀的防治方法。
一、軟腐病引起的辣椒爛果:初呈水漬狀暗綠色斑,全果軟腐,惡臭。
發(fā)病規(guī)律:
1、細菌性病害,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隨水流在田間傳播。
2、病菌繼續(xù)通過蛀果害蟲繼續(xù)傳播,由果實傷口侵入。
藥劑防治:
1、及時防治棉鈴蟲、煙青蟲等蛀果害蟲。用4.5%綠福乳油1000倍,或24%萬靈水劑800倍,30%農爾旺乳油800倍,30%安美水分散粒劑(茚蟲威)5000倍液交替或輪換噴霧。
2、雨水及時噴藥,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DT殺菌劑500倍液,7天1次,連噴2-3次。
二、疫病引起的辣椒爛果:果實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綠色水浸狀斑,迅速變褐軟腐,潮濕天氣,表面長出稀疏白色霉層,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殘留在枝上。
藥劑防治:64%田亮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用功懸浮劑500倍液,7天1次,連噴2-3次。
三、灰霉病引起的辣椒爛果:灰霉病以門椒、對椒發(fā)病較多,在幼果頂部或蒂部出現(xiàn)褐色水漬狀病斑,后凹陷腐爛,呈暗褐色,表面出現(xiàn)灰色霉層。
藥劑防治:70%紅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天1次,連噴2-3次。
四、菌核病引起的辣椒爛果:果實染病,往往從臍部開始呈水漬狀濕腐,逐步向果蒂擴展至整果腐爛,濕度大時果表長出白色菌絲團。
藥劑防治:70%紅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天1次,連噴2-3次。
五、炭疽病引起的辣椒落果:接近成熟時易染病。初呈水漬狀黃褐色圓斑,中央灰褐色,上有稍隆起的同心輪紋,常密生小黑點。潮濕時,病斑表面常溢出紅色粘稠物;干燥時,病部干縮成膜狀,易破裂露出種子。
藥劑防治:70%紅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用功懸浮劑500倍液,7天1次,連噴2-3次。
六、綿腐病引起的辣椒爛果:果實受害腐爛,濕度大時,上生大量白霉。
藥劑防治:可用50%DT殺菌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天1次,連噴2-3次。
七、黑霉病引起的辣椒爛果:初期病部顏色變淺,無光澤,果面逐漸收縮,并生有綠黑色或黑色絨狀霉。
藥劑防治:噴灑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進行兼治。
八、白灼病引起的辣椒爛果:高溫天氣,果實表面變薄、皺縮,細胞組織壞死而發(fā)硬,像被開水燙過一樣。在潮濕條件下出現(xiàn)黑霉或腐爛。應及時澆水,均衡供水。
九、臍腐病引起的辣椒爛果:果實臍部受害,初呈暗綠色水漬狀斑,后迅速擴大,皺縮,凹陷,常因寄生其它病菌而變黑或腐爛。
藥劑防治:辣椒進入結果期時噴灑1%過磷酸鈣溶液,或0.1%氯化鈣溶液,同時配合0.01%天豐素乳油3000倍(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連續(xù)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