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紅柿這樣管理就好,值得收藏!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9415人閱讀
番茄怎么嫁接育苗?茄果類蔬菜由于連茬種植, 土傳病害發(fā)生嚴重,所以給茄果類蔬菜嫁接換根是提高抗病性的有效方法。那么番茄該如何嫁接育苗呢?在番茄嫁接育苗中又有哪些常見問題?
1 砧木和接穗品種的選擇
選擇抗性好、適合本地環(huán)境的砧木品種。連云港地區(qū)番茄青枯病和枯萎病發(fā)生較多, 宜選擇西安金棚種苗的砧木一號 (抗枯萎病) 和廣東農(nóng)科院的勇士砧木 (抗青枯病) 。番茄接穗品種有歐貝、金棚8號、巨星一號、巨星三號、泰喜二號、威尼斯-16等。
2 播種期
根據(jù)砧木品種的生長發(fā)育特性確定播種期。砧木種子用高錳酸鉀消毒洗凈, 采用穴盆育苗, 一般砧木較接穗早播種5~7d。
3 播種育苗
3.1 種子處理
為快速打破種子的休眠期, 促進種子提早發(fā)芽, 增強種子的發(fā)芽勢, 包衣種子需選擇晴天晾曬3~5h后播種。未包衣的種子晾曬3~5h后用清水浸種20~30min, 除去癟種子, 隨后用50~55℃熱水浸種, 不斷攪拌, 待水溫降至30℃時繼續(xù)浸種6~8h, 將種子撈出晾干即可播種。
3.2 營養(yǎng)土配制
采用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與肥沃田土按1∶5比例配制營養(yǎng)土, 每m營養(yǎng)土復合肥用量不超過4kg, 并用30%苗菌敵200~300g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將營養(yǎng)土裝入穴盤, 用木板刮平, 使每個穴孔基質平滿。用壓穴器對準每穴的中心位置均勻用力壓下, 穴深0.5cm。
3.3 播種
砧木采用72孔穴盤、接穗采用128孔穴盤育苗, 每穴播1粒種子, 播后覆蓋基質 (低溫季節(jié)宜用蛭石覆蓋, 高溫季節(jié)宜用珍珠巖覆蓋) , 隨后刮平, 將穴盤置于苗床上, 并澆透水。
3.4 催芽
低溫季節(jié)宜在催芽室內催芽, 將穴盤交錯碼放在隔板上, 溫度保持25~30℃, 待5%幼苗長出時將全部穴盤移到苗床上;高溫季節(jié)宜在苗床上遮陽催芽, 穴盤覆蓋1層地膜保濕, 環(huán)境溫度保持25~30℃, 當5%幼苗長出時, 揭除地膜。催芽過程中, 每天抽查穴盤2次, 查看穴盤濕度及種子萌發(fā)情況, 必要時調整穴盤位置。
3.5 分苗
幼苗長有2~3片真葉時, 分入分苗床, 行距12cm、株距12cm, 也可分入直徑10~12cm的營養(yǎng)缽中。分苗后緩苗期間, 午間適當遮蔭, 白天床溫保持25~30℃、夜間18~20℃, 緩苗后白天保持25℃、夜間15~18℃。定植前數(shù)天, 適當降低床溫進行煉苗。4~5片葉時噴1次助壯素。砧木也采用穴盤育苗, 出芽后, 及時噴灑惡霉靈, 防止發(fā)生猝倒病。番茄接穗較砧木晚出苗5~7d, 出苗后也要噴灑惡霉靈, 當幼苗長有2~3片真葉時, 選擇晴好天氣將幼苗移植到營養(yǎng)缽中, 或按15cm×10cm規(guī)格移栽到育苗床。接穗可適當稀播, 不再進行移苗假植。如果砧木和番茄苗出現(xiàn)旺長, 可噴灑葉綠素或助壯素控旺, 以達到最佳嫁接狀態(tài)。
3.6 嫁接前苗期管理
3.6.1 水分管理
根據(jù)基質濕度、天氣情況和秧苗大小確定澆水量, 控制穴孔內基質相對含水量在60%~100%, 不宜低于60%, 陰天和傍晚不宜澆水。秧苗生長初期, 基質不宜過濕, 子葉展平前盡量少澆水;子葉展平后供水量宜少, 晴天每天澆水, 少量澆水和中量澆水交替進行;二葉一心后, 中量澆水與大量澆水交替進行, 需水量大時可每天澆透;出圃前3d, 適當減少澆水。在遵循澆水原則的前提下, 高溫季節(jié)澆水量加大甚至每天澆2次水, 低溫季節(jié)澆水量減小。灌溉用水的溫度宜在20℃左右, 低溫季節(jié)水溫低時應加溫后再澆施。
3.6.2 肥料管理
穴盤育苗宜施用N-P2O5-K2O
為19-19-19的全溶性全營養(yǎng)肥料, 如寶力豐、瑞萊等。結合澆水進行施肥, 肥料隨水施入, 宜在早上見光1~2h時進行。高溫季節(jié)自子葉展平開始施肥, 肥料濃度宜低, 以氮肥濃度70mg/kg為標準, 隨著秧苗的生長逐漸增加濃度, 至成苗時為140mg/kg。低溫季節(jié)育苗時, 肥料濃度宜提高1倍。
3.6.3 溫濕度調控
番茄育苗期間, 白天溫度保持23~30℃、夜間14~18℃。2片真葉長1cm前溫度宜高, 出圃前3d溫度宜低。低溫季節(jié)可采取減少通風、啟用加溫系統(tǒng)等措施提高設施內溫度;高溫季節(jié)采取加大通風量、地面潑水、覆蓋遮陽網(wǎng)和水簾等措施降低設施內溫度。保護設施內空氣濕度宜保持50%~75%。
3.6.4 光照調控
應充分利用光照, 連續(xù)陰天時可用補光燈補光。高溫季節(jié)中午光照強烈時, 采用遮陽系統(tǒng)減弱光照;低溫季節(jié)需經(jīng)常擦拭棚膜的采光面或張掛反光幕增加光照。
3.6.5 株型調控
可使用生長調節(jié)劑控制番茄生長。真葉長度達到1cm時, 噴施50%矮壯素水劑1000~1500倍液, 每個穴盤噴霧量為7~8m L。高溫季節(jié)育苗時, 第一次用藥后48h再噴1次。
4 嫁接
當砧木和接穗分別長有3~4片真葉、莖粗0.3~0.5cm, 砧木株高12~15cm、番茄苗高10~12cm時, 選擇晴天在散射光或遮光條件下進行嫁接。嫁接前1~2d, 砧木苗淋足水, 拔除病苗弱苗及殘株病葉、雜草, 葉面噴灑滅菌劑 (百菌清或鏈霉素) , 接穗于嫁接前3~4d控制水分。連云港地區(qū)番茄嫁接方式以斜接為主, 在砧木子葉下部木質部上方斜切60°, 向下切入深1.0~1.5cm, 拔下接穗苗, 保留2~3片葉, 在子葉以上斜切60°, 斜面長與砧木切口深相同, 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 用嫁接夾固定。
5 嫁接后管理
5.1 溫度管理
嫁接后保持夜間溫度18~22℃、白天22~30℃, 最高溫度不超過32℃, 如溫度過高接穗失水速度加快, 易發(fā)生萎蔫;如長時間處于低溫狀態(tài), 接穗與砧木愈合較慢, 成活率低。溫度過高時加大通風量, 小拱棚上再蓋1層遮陽網(wǎng)。
5.2 濕度管理
嫁接后前3d, 空氣相對濕度保持90%以上, 以后保持80%。濕度正常時葉片正常開展, 葉色鮮艷, 早晨葉片有吐水現(xiàn)象, 中午不萎蔫。如嫁接前1d砧木已澆水, 嫁接后7d內一般不澆水。長時間高濕會引發(fā)嫁接苗病害, 接穗也易產(chǎn)生不定根, 不利于接口愈合。嫁接后前3d一般不通風, 但為排出棚內有害氣體, 每天在早晨溫度不高時進行快速空氣交換, 即先打開大棚通風口通風10min后關閉, 而后揭開小拱棚棚膜, 1min后蓋嚴。嫁接3d后可進行通風, 通風時若葉片發(fā)生萎蔫, 應及時向葉面噴水, 蓋上棚膜。苗床通風先小后大, 由早晚通風漸至中午, 直至嫁接苗不發(fā)生萎蔫時可全天通風。苗床開始通風后應及時澆水。
5.3 光照管理
嫁接后第1d秧苗即可見光, 為防止嫁接苗萎蔫, 先噴1次清水, 蓋好小拱棚保濕, 日落前30min揭去遮陽網(wǎng), 第2d早晨太陽出來時再蓋上, 如果秧苗不出現(xiàn)萎蔫, 可以繼續(xù)見光。當嫁接苗剛開始出現(xiàn)萎蔫時, 及時噴灑清水, 覆蓋遮陽網(wǎng)和小拱棚膜。陰雨天氣可揭去遮陽網(wǎng)全天見光。嫁接后第4d可在日落前60min揭去遮陽網(wǎng)。嫁接后第7d可提前到日落前90min見光, 漸至嫁接苗不出現(xiàn)萎蔫, 即可不必遮陽。一般嫁接后10~12d接口愈合, 嫁接苗成活后及時定植。定植時不需去除套管, 套管經(jīng)日曬會自然老化脫落。
5.4 病蟲害防治
“兩網(wǎng)一膜”是夏季番茄育苗主要采用的覆蓋方法, 幼苗出土前覆蓋“兩網(wǎng)一膜”, 出土后只在中午高溫時覆蓋遮陽網(wǎng), 防止高溫危害, 若全天覆蓋易造成弱光環(huán)境導致秧苗徒長。如出現(xiàn)秧苗徒長, 可用助壯素750倍液或矮壯素1500倍液噴霧控制。秧苗出土后可噴灑1次普力克600倍液, 預防猝倒病和立枯病;定期噴藥, 防止昆蟲進入育苗棚內傳播病毒;使用干凈的水源育苗, 防止青枯病病毒進入苗床;嫁接時消毒器具, 及時更換刀片, 更換下的刀片要放入高錳酸鉀800倍液中消毒, 并用清水洗1次。
以上就是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番茄嫁接育苗技術及常見問題,因為茄果類蔬菜會發(fā)生土傳病害,所以以上這種嫁接育苗的方法是挽救這一病害帶來的損失的最直接方法,大家可以多學習學習這方面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