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什么時候淘汰好?如何正確淘汰蛋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9529人閱讀
在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看來,雞養(yǎng)殖雖然常見但是如果想養(yǎng)殖出優(yōu)質(zhì)雞,那么每一個階段的管理都非常重要,以下就是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整理的雞養(yǎng)殖管理要點及階段性關鍵點注意事項,希望對各位養(yǎng)殖戶們有所幫助!
雞養(yǎng)殖管理要點及階段性關鍵點注意事項:
第一周管理要點:溫度=濕度>料和水﹥通風換氣
育雛溫度在33-35度(根據(jù)不同的飼養(yǎng)方式選擇,看雞施溫,以雛雞舒適為準),濕度:65-70%。溫度每天下降0.5度。疾病上注意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的凈化和腺肌胃炎、霉菌毒素的防控。因此,制定一個符合本場實際又確實有效的雛雞開口方案對本批雞的健康生長非常重要。
雛雞開口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要盡量清除和殺滅由母體和孵化期間帶來的疾病,二是具有扶正祛邪、復壯雞苗功能,三是具有優(yōu)化胃腸環(huán)境提高采食功能。
方案一(普通方案):
桿菌消+雜交型楊樹花+柏病康
方案二(無抗方案):
菌立康(純中藥)+雜交型楊樹花+柏病康
第二周的管理要點:溫度﹥濕度>料和水>通風換氣
肉雞從第二周開始進入生長期,骨骼、肌肉及各器官開始同步發(fā)育
溫度每天下降0.4度,濕度60-65%。逐漸加大通風量(解決好溫度和通風之間的矛盾),每天凈槽2小時(8到28日齡),減少應激。疾病方面重點做好免疫后引起的呼吸道病的預防(特別是支原體衣原體的防治)和腺肌胃炎的預防,關注腸道健康。
從13日齡開始用肺囊消預防甩鼻、咳嗽等呼吸道病。
第三周管理要點:溫度﹥濕度> 通風換氣>料和水
本周的重點轉(zhuǎn)移到消化系統(tǒng)。對肉雞而言,本周是一個高危時期,要特別留意雞的糞便。
溫度每天下降0.3度,濕度55-60%。注意負壓和風速,關注體感溫度。避免溫差的加大(忽冷忽熱)和冷風直接吹到雞身上。由于15到25天是一個免疫空白期,此階段應避免雞群感冒,減少應激的發(fā)生。提高雞群的非特異性免疫,可以飲用柏病康口服液。
疾病上重點關注肌腺胃炎、大腸桿菌病和腸道健康。
15-20日齡雜交型楊樹花+腸康靈(氨芐西林可溶性粉)
第四周:肉雞養(yǎng)殖的鬼門關。溫度=通風換氣>料和水>濕度
22-28日齡,肉雞自身產(chǎn)生大量熱量,卻不能有效散發(fā)。它們主要依靠呼吸散熱,這個階段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
由于換料應激、通風應激、免疫應激等各種應激的重疊,再加上雞群本身就處于免疫空白期。一旦管理上出現(xiàn)一點失誤,雞群就會感冒引起大腸桿菌、呼吸道病的發(fā)生,嚴重的會引起氣囊炎、支氣管堵塞的發(fā)生。
第五周管理要點:通風換氣>溫度>料和水>濕度
此時肉雞整天忙于吃料、飲水和排泄,代謝快,增重快,肌肉組織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溫度每天下降0.3度,一直到22-24度左右。從本周開始雞群就不再控料,只要料槽沒料就加。避免冷風直吹到雞身上。在冬季由于白天溫度高,晚上溫度低。特別要關注晚上的負壓要高于白天,這樣夜晚通過小窗進入雞舍的冷風才能達到雞舍頂部。疾病上重點關注流感、新城疫及腸道健康。尤其關注雞群是否拉料便而影響料肉比。
第六周齡管理要點:通風換氣>溫度>料和水>濕度
此階段由于雞群生長快,管理中通風成為最為關鍵。
溫度維持在22-24度,只要前期能按要求把溫度降下來,此時雞群就會有很強的抵抗力。通風量過小會影響雞群的采食量不達標,所以要加大通風量。如果到了35天雞舍的溫度仍然在26度以上,則此時一加大通風量雞群就感冒。不加大通風量雞群采食量偏低而影響料肉比。疾病方面,關注腸道健康,是否有拉料便的情況發(fā)生。如果雞群健康,35天就開始停藥。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雞養(yǎng)殖過程中,每一個階段不同的養(yǎng)殖管理要點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各位養(yǎng)殖戶們趕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