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陽獼猴桃水肥一體化灌水施肥技術(sh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5034人閱讀
獼猴桃實生苗的培育在獼猴桃生產(chǎn)栽培中非常重要,生產(chǎn)栽培中絕大部分是嫁接苗,而實生苗是嫁接苗的砧木來源。而且,實生苗對獼猴桃育種工作也有重要的意義,下面小林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獼猴桃實生苗育苗技術(shù)。
一、苗圃地準備
獼猴桃種子很小,精細整地能保證種子的發(fā)芽率,對苗木的健壯生長十分重要。苗圃要選擇疏松肥沃、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壤pH為5.5~7.5的沙壤土或壤土的地塊,避開病蟲害發(fā)生嚴重的地塊。
選好苗圃之后,要先施足基肥,深翻整平,撿去石塊和草根等雜物?;士梢赃x擇經(jīng)過堆漚腐熟的牛糞、豬糞等農(nóng)家肥,每畝4~5噸,再加入適量的磷肥和鉀肥。
接下來是消毒處理,在播種前2周要對苗圃進行消毒處理,可用五氯酚鈉、菌毒清、菌必凈等進行土壤消毒,噴灑消毒藥劑后深翻耙細。
根據(jù)苗圃的寬度,做成寬1m,畦梁寬30cm的畦子,畦子的長度以10米以內(nèi)較好,過長易出現(xiàn)地面不平。在多雨或土壤透水性較差的地區(qū),宜改做高畦,下種的苗床要比周圍的地平面高,利于排水。
二、種子的采集與處理
【種子采集】
選擇母樹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待果實充分成熟后采收(過早采收的種子發(fā)育不良,會影響發(fā)芽率和苗木的質(zhì)量)。采收后果實放于室溫下后熟軟化,注意不能讓果實發(fā)霉腐爛。
充分軟化后的果實,將果肉擠出后充分揉搓,待種子與果肉分離后倒入水中攪拌,將上層的果肉和質(zhì)差種子倒掉,飽滿種子會沉入水底。量大時可直接將熟化的果實放在缸內(nèi),用竹掃帚戳爛,在加入清水攪拌漂洗。
清洗后的種子放在平坦吸水的木板上在室內(nèi)陰干,不可在陽光下暴曬,陰干后的種子裝入布袋內(nèi),放在通風干燥無鼠害的地方儲存。
【種子的處理】
采集的種子處于休眠狀態(tài),要打破種子的休眠才能夠萌發(fā)生長,打破種子休眠的辦法有沙藏和赤霉素處理。
沙藏在播種前2個月左右開始,先將種子用水浸泡1~2天,撈出后與10~15倍的干凈濕潤細沙充分混合,置于大小適宜,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中。沙藏期間要定時檢查沙子的濕度,濕度不足要酌情噴水并上下翻動。
沙藏結(jié)合變溫處理效果更好,將裝有種子與沙充分混勻的容器白天置于室溫下,晚上置于冰箱中,可提高種子的萌芽率,增強實生苗的長勢。
來不及沙藏的種子,用赤霉素處理也能打破種子的休眠,先用溫水(50~70℃)浸種攪拌,變涼后換成2.5~5.0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潤種子,24小時后直接播種。
三、播種
播種時間南方在3月下旬左右,北方在4月中旬左右,播種時先挖好播種溝(溝寬10cm,深2~3cm,行中心距保持在25~30cm),將苗圃地灌透水,種子與沙子混勻后撒在溝內(nèi),再用經(jīng)細篩篩過的營養(yǎng)土覆蓋,厚度為3~5mm。
播種后用麥草或稻草等覆蓋畦面,厚度3cm左右。再搭建弓形薄膜小棚覆蓋苗床,以維持溫度、濕度。
四、苗期管理
【揭草遮陰】
種子發(fā)芽出土達30~50%時,選下午天氣陰涼時去除覆蓋的麥草或稻草,注意不能傷及幼苗。隨后立即在弓形薄膜小棚架上搭建遮陽網(wǎng),使幼苗避免強光暴曬又能接受一定陽光。
【灑水追肥】
苗期每天檢查,早晚用灑水壺灑水,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tài)。不可噴水過猛,不可大水漫灌,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灑水時加入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
【間苗拔草】
當大部分幼苗長出3~5片真葉后,剔除弱苗、畸形苗、病蟲害苗。過密要間苗,苗距在5~10cm。雜草要盡早拔除,否則長大后再拔草易損傷幼苗根系。
【移栽】
苗子長到5~6片真葉時將多余擁擠的幼苗移出,選多云、陰天或晴天的下午天氣陰涼時移栽。移栽株行距以30X40cm為宜,移栽盡量做到邊起苗、邊栽植、邊澆水、及時封窩,盡早搭設(shè)遮陽網(wǎng)。
【移栽后管理】
幼苗移栽后要根據(jù)墑情及時灌水,3~4周幼苗發(fā)出新葉后可結(jié)合澆水追施尿素。每畝每次0.5kg左右,后期根據(jù)苗木生長情況3~4周追肥一次,及時松土防止土壤板結(jié)。
同時要進行除草工作,立秋后逐漸去掉遮陽網(wǎng),幼苗長至30~40cm時可摘心,促進苗木加粗生長,剪除苗木基部10cm左右的萌蘗?;ハ嗬p繞的枝條要及時剪短分開,改善光照、通風條件。
一般管理良好的苗木在秋季落葉時大部分植株的基部直徑可達到0.6~1cm,第二年春天就可以嫁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