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高產(chǎn)種植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5553人閱讀
玉米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種植范圍廣,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之一,在糧食作物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介紹玉米高產(chǎn)栽培技術。
1、播前準備
主攻目標: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為一播全苗奪高產(chǎn)打下基礎。
(1)嚴格選地:玉米是高產(chǎn)、喜肥水作物但不耐鹽堿,必須選擇上等或中等肥力的土壤種植。
(2)施足基肥與深耕:必須進行全層施肥,滴灌地塊畝施三料20公斤,尿素10公斤,結合耕翻深施耕層,耕翻要求深28cm以上。
(3)化學除草:播種前7天畝施33%二甲戊靈200ml或乙草胺150ml兌水40-50公斤土壤處理。
(4)整地:整地前要掌握好土壤墑情,粘土寧可偏干不偏濕防止板結,整地時以墑為中心達到整地“六字”標準,即墑、松、碎、平、凈、齊。
(5)種子處理:處理前進行種子精選后曬種2—3天,促進種子吸水減少病菌,每100公斤種子用50%辛硫磷乳劑0.5公斤加水5公斤,用灑壺或噴霧器,邊灑邊拌拌勻后堆悶12小時后涼干,拌0.3%的拌種雙待播。
2、播種
主攻目標:適期搶播確保質(zhì)量,實現(xiàn)一播全苗。
(1)適期搶播:當10cm地溫穩(wěn)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北疆在一般在4月5日—20日,最佳在4月10日—20日。
(2)播量、播深: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畝用量2.5—3公斤。深度:4—6cm。做好播后鎮(zhèn)壓破除板結。
(3)播種方式:提倡地膜滴灌玉米,推廣露播滴灌種植方式。
(4)質(zhì)量要求:以下籽均勻深度一致,播在墑上為中心,達到播行直、下籽均勻、深淺一致、覆土良好、鎮(zhèn)壓嚴實、接行準確。露地玉米播后及時進行橫向鎮(zhèn)壓,出苗前遇大雨后及時耙地,地膜玉米及時破除板結或滴出苗水力爭全苗。
(5)播后管理:播后及時查墑補種,人工補種田邊地角,墑差或過虛的要進行全面鎮(zhèn)壓確保全苗。
3、苗期管理:(出苗—拔節(jié)前)
主攻目標:加強管理促齊苗壯苗、根多根深。
(1)早中耕:地膜玉米播后即可中耕,提高地溫促早出苗,露地玉米顯行中耕,要求不鏟苗不壓苗,深度10—12cm,耕幅平、無泥條、鎮(zhèn)壓實。定苗后立即進行第二次中耕。
(2)早定苗:地膜玉米一片真葉開始放苗,二片真葉結束及時封土,定苗從三片可見葉開始,四片可見葉結束,要求帶定苗尺、定苗鏟,定苗除根,畝留苗5500—6000株,做到去弱苗、病苗、小苗和自交株,留健苗、壯苗、大苗。
(3)松土除草:定苗后立即進行人工株間松土除草1—2次。
(4)防治害蟲:在5月上中旬擺放糖漿盆,每50米擺放一個,繞地一圈誘殺地老虎蛾子,7天加一次糖漿或水,每天打撈盆內(nèi)蛾子。
(5)蹲苗:根據(jù)玉米生育特性進行蹲苗,促玉米根系下扎,根深葉茂防倒伏為豐產(chǎn)打好基礎。
4、孕穗期管理(拔節(jié)—抽雄)
主攻目標:苗齊穩(wěn)長、桿壯葉綠促大穗。
(1)及時追肥:溝灌結合頭水前進行第三次中耕開溝,中耕、開溝深度為18—20cm,畝施尿素15—20公斤,弱苗多施旺苗少施,分次滴施提高有效果穗,促根深桿壯葉綠。滴灌玉米一水一肥,根據(jù)玉米需肥規(guī)律施肥。
(2)打叉清余苗:在6月中旬地膜玉米進行人工打叉1—2次,撥除余苗、小苗、清除雜草。
(3)灌水:滴灌玉米根據(jù)土壤墑情和玉米長勢長相適期進頭水,每水間隔10-15天。確保地面濕潤不龜裂。
(4)防治蟲害:在6月下旬小喇叭口期時,根據(jù)蟲害發(fā)生情況防治玉米螟。
5、花粒期管理:(抽雄吐絲—灌漿成熟)
主攻目標:防早衰,防雜草,保持桿青、葉綠、促灌漿,爭粒多粒重。
(1)滴好水:抽雄散粉期,適時灌好水,保持地表濕潤,防止花期受旱,棒子禿頂,提高結實率。
(2)防治蟲害:加強調(diào)查,主要防治紅蜘蛛等的危害。
(3)及時收獲:當玉米包葉變黃、籽粒硬化時即可收獲。采用機械收獲,收后及時拉運上場晾曬。等含水量在14%以下即架藏和入倉。
以上就是玉米高產(chǎn)種植技術,想了解更多種植知識請關注惠農(nóng)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