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幾月開始播種?怎么栽培管理?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99775人閱讀
荷蘭豆也就是豌豆,在我國已經(jīng)有很悠久的歷史了,漢朝傳入我國,在我國普遍栽培,由于荷蘭豆、甜豌豆喜寒冷氣候又耐干旱,豆莢、嫩種子、嫩莖卷須均可食用、在云南省的不同地區(qū)一年四季都可種植供應市場。今天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給大家?guī)硗愣篃o公害高產(chǎn)栽培技術!
一、對環(huán)境的要求
1. 溫度要求:荷蘭豆、甜豌豆是半耐寒性蔬菜,耐寒不耐熱,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 ℃,幼苗能忍受零下5℃的低溫。氣溫15℃左右為宜。超過25℃以上,生長不良,結莢減少,夜溫高對產(chǎn)量的影響大。
2. 光照要求:采收期間溫度高,成熟快,但品質和產(chǎn)量降低。荷蘭豆、甜豌豆是長日照蔬菜,目前生產(chǎn)上栽培的品種大多對日照長短不是十分嚴格,但在長日照低溫情況下,可以促進花芽分化。
3. 水分需求:荷蘭豆、甜豌豆根系較深,稍能耐旱,但不耐濕。播種后水分多,容易爛種,開花最適宜的空氣濕度為60~90%,生長期內(nèi)排水不良,容易爛根,太過干旱是導致落花落莢的主要原因,干旱時要及時澆水,特別是在開花結莢期植株對水分十分敏感,要及時灌水。這樣,既可滿足植株生長發(fā)育對水分的需求,同時也能有效地降低地表溫度,促進其正常生長。
4. 土壤要求:不適宜在強酸性土壤中種植, 荷蘭豆、甜豌豆生長所需的根瘤菌適于在中性土壤生存,如果土壤過酸,會抑制根瘤菌的繁殖,降低固氮能力,從而影響荷蘭豆、甜豌豆的生長。一塊田地如果種植豌豆2年以上,豌豆根部分泌的一種酸性物質大量積聚在土壤中,就會導致土地酸化、抑制根瘤菌的繁殖,對豌豆的生長影響很大,因此連作豌豆2年以上的地塊,或是土壤偏酸的地塊,可用樂施通每畝2-3公斤基施或者用生石灰每畝100-120公斤施于田中,把土壤的 pH值調(diào)節(jié)為5.5~6.7,這樣才能保障豌豆的穩(wěn)產(chǎn)和豐產(chǎn)。地塊的土壤以砂質或粘質壤土最為合適。同時前茬沒有種過豆科作物的地塊種植,避開有強風的地塊,最適宜和水稻輪作。
由于荷蘭豆、甜豌豆不耐濕,所以排水不良的田地,不適合種植荷蘭豆、甜豌豆。荷蘭豆、甜豌豆適宜在pH值為5.5~6.7的土壤中種植。
二、理墑、施底肥、播種
1. 適時播種:荷蘭豆、甜豌豆較耐寒而不耐熱。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條件下播種,秋冬茬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種,苗齡為20~25天;冬春茬在10月中下旬播種,苗齡為30~35天,春夏茬在2月中上旬播種。過早播種,前期植株生長過于旺盛,冬季容易受凍害。過遲播種,根系尚未充分生長,嚴寒已到,植株生長不良,降低產(chǎn)量。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適當早播,可以有更長的適宜生長時間,分枝和結莢增加,可以增產(chǎn)。
2. 理墑:墑寬1-1.2米,墑高30厘米,墑與墑之間的溝寬40厘米.
3. 施底肥 :在做好的墑中間開深30-40厘米,寬30-40厘米的溝,每畝施入有機肥2000-3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鉀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硼砂5公斤,鋅肥5公斤,鈣肥5公斤,鉬肥2公斤,毒死蜱顆粒3-4公斤,然后覆土10厘米,平整好墑面。
4. 播種:荷蘭豆、甜豌豆長勢強健,根系發(fā)達,整地不必過于精細,澆足底水后覆蓋地膜,在蓋好的墑中間地膜上隔4-5厘米打孔塘播,每塘播2-3粒種子、覆土2-3公分,畝用種量為3.5-4公斤,播種時可用艾科頓+瑞苗清加金彩拌種,防爛種、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
三、田間管理
1. 播種后如何澆水
一般每隔 5-7 天澆一次水(可根據(jù)天氣情況和空氣、土壤的濕度情況適當提前或推遲澆水量和澆水的時間間隔)。
2. 出苗后的管理 5-10天之后開始出苗,出苗后豌豆生長緩慢,應注意鋤地除草,一般兩次鋤地除草即可,第一次苗高5~7厘米時;第二次在苗高20~30厘米時;松土除草在開花期前完成,荷蘭豆、甜豌豆播種后越冬前,苗高5~7公分最為理想,抗寒力最強,這時沒蓋地膜的應該中耕培土一次,在植株兩旁稍培些土,可以保暖防寒。為防止徒長,氮肥不可施用過多,在中耕培土時不需另外追肥。
3. 搭架引蔓
豌豆蔓莖柔軟中空,易折斷,所以生長到吐須時就要搭架。一般采用架竿與細繩相結合的方法,每隔2-2.5米插根竹竿,每距0.5米用繩纏繞一道,使豌豆秧互相攀緣,然后每隔40厘米左右用繩束腰綁圍線,防止倒伏。 具體方法:豆苗吐須(15-20厘米)左右開始吊線,沿著墑面每隔 2-2.5米固定一根竹竿,吊線的高度2-2.2米,在離地2-3厘米、離地1.2米離地2米的高度分別拉一條結實的橫線,然后在三橫線間掛兩排豎著的細棉線,細棉線間距12-15厘米.架材可選用竹竿,一般要求高2.2米左右,最好用直立式支架,這樣通風透光更加良好。
4. 肥水管理
豌豆到抽蔓開花時,即可開始灌水,特別是采收嫩莢或鮮豆粒的,更不能缺水,荷蘭豆、甜豌豆有固氮能力,不需要很多肥料,但多數(shù)品種生長勢強,栽培密度大,一般需要追肥2~3次。一般在抽蔓旺長期施用,畝施復合肥15千克;在結莢期追施磷鉀肥,畝施過磷酸鈣15公斤,增產(chǎn)效果明顯。另外在采收2~3次后可根據(jù)植株長勢,可以適當結合防病治蟲時進行葉面追肥。土壤中增施鉬肥2-3公斤是提高荷蘭豆、甜豌豆固氮能力,增加產(chǎn)量最有效的途徑。跟據(jù)長勢也可以采用葉面肥進行根外施肥,主要以含鉀和氨基酸類的葉肥為主。
四、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對荷蘭豆、甜豌豆的產(chǎn)量和品質影響相當大,主要有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病毒病、褐斑病、碳疽病、細菌性斑點、細菌性疫病;
主要害蟲有:蚜蟲、薊馬、地老虎、潛葉蠅、豆莢螟等。病蟲危害往往引起荷蘭豆、甜豌豆減產(chǎn)以致種植的失敗。所以病蟲害防治的必須認真對待,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綜合防治。
1. 根腐?。ㄋ追Q爛根)
根腐病在冷浸田和排水不良的地塊發(fā)病重。根腐病病癥:感病后期根部變黑壞死,地上部分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①選用前作非豆科的田塊合理輪作。②播種時避免種子與基肥接觸,不能使用不腐熟基肥。③齊苗后用30%噁霉靈水劑2000倍液淋根一次,7天后淋第二次預防。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拔出,用惡霉靈、咯晴菌、敵克松、乙酸銅、福美雙、多菌靈等藥劑灌根??蛇x用下列藥方進行治療藥方1:福美雙﹢敵克松﹢多菌靈灌根,共灌兩次,隔5天后灌第二次。藥方2:惡霉靈﹢咯晴菌﹢甲霜靈噴根。
2. 病毒病
病毒病高溫干旱發(fā)病重,病毒病一般在荷蘭豆、甜豌豆的生長中后期發(fā)生,依靠蚜蟲、薊馬、飛虱、汁液摩擦傳播。所以蟲害越重,病毒病發(fā)病就重。病毒病病癥:葉片出現(xiàn)黃色花紋、葉片皺縮、最后出現(xiàn)壞死斑,整個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從出苗開始防治好蚜蟲、薊馬、飛虱,可采用唑蟲酰胺、呋蟲胺、唏啶蟲胺、吡蚜酮、噻蟲嗪、吡蟲啉、啶蟲咪、丁硫克百威任選2-3種混合噴霧,藥方1:噻蟲嗪﹢吡蟲啉﹢啶蟲咪藥方2:噻蟲嗪﹢丁硫克百威藥方3:唑蟲酰胺、呋蟲胺、唏啶蟲胺任選一種噴霧②增施有機肥和鋅肥,以增強抗病力。③從出苗開始用藥防治多次,每隔7-10天一次,一直到采收期,可選用下列藥方防治病毒?。核幏?:寧南霉素﹢氨基寡糠素﹢含鋅葉面肥﹢蕓苔素內(nèi)脂藥方2:寧南霉素﹢鹽酸嗎啉呱﹢含鋅葉面肥﹢蕓苔素內(nèi)脂藥方3:頭孢﹢寧南霉素﹢氨基寡糠素﹢含鋅葉面肥藥方4:菌毒清﹢寧南霉素﹢氨基寡糠素﹢含鋅葉面肥。
3. 白粉?。ㄋ追Q上粉)
白粉病在干旱、植株結露發(fā)病重,白粉病是荷蘭豆、甜豌豆最主要的病害,一旦發(fā)生、可造成葉子自下而上枯黃,植株早衰,產(chǎn)量和品質下降,所以要及早防治。白粉病病癥:從老葉開始發(fā)病,葉片出現(xiàn)白色粉狀斑點,導致葉片發(fā)黃干枯,豆夾變小上黑褐色小點。
防治方法:①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②抓好藥劑防治,適時用藥,發(fā)病前可用硫磺懸浮劑3000倍液,50%的醚菌酯3000-5000倍液,連續(xù)噴灑多次(第2次與第1次隔4—5天),或用三唑酮(粉銹寧)、腈菌唑、己唑醇、戊唑醇、丙環(huán)唑(敵力脫)等藥劑都可以。發(fā)病后可用醚菌脂、肟菌酯(拿敵穩(wěn))、氟硅唑(福星)、氟菌唑(特富靈)、氟環(huán)(歐博)、十三嗎啉都可以收到明顯的治療效果,每隔5-7天次,連續(xù)用藥多次,采收期隔10天左右噴1次,并注意交替使用。可選用下列藥方進行治療藥方1 :氟硅唑﹢腈菌唑﹢三唑酮藥方2:醚菌脂﹢多菌靈﹢腈菌唑藥方3:氟菌唑﹢多菌靈﹢腈菌唑。
4. 潛葉蠅
①合理布局,把潛葉蠅嗜好的瓜、茄、豆類與其不為害的作物進行輪作。
②采用滅蠅黃紙誘殺成蟲,在成蟲始盛期末期,每畝設15個誘殺點,每個點放置1張誘殺成蟲,3—4天更換一次。
③科學用藥,在受害葉片有幼蟲5頭時,掌握在幼蟲2齡前(蟲齡很小時)噴施50%滅胺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加2%阿維菌素3000倍液防治。
5. 豆莢螟
①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并摘除被害的卷葉和豆莢,以減少蟲源。
②適時噴藥,在開花期預防白粉病噴藥時,結合防治豆莢螟,防蟲防病混合噴酒,用1%甲維鹽3000倍液,或15%安打懸浮劑30000倍液噴霧防治。
6.蚜蟲
①時清除田間雜草。
②適時噴藥,可選用0.32%印楝素乳油500倍液,5%煙堿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或用70%吡蟲啉3000倍液、10%啶蟲咪3000倍液、25%噻蟲嗪5000倍液噴霧防治。
7.地下害蟲:地老虎、蠐 螬
防治方法:用阿維毒死蜱顆?;蛩畡﹥端喔?,播種前要深翻曬垡減少蟲源,水旱輪作可殺死把部分越冬害蟲。無論防蟲還是防病,必須在豆莢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要有足夠的安全間隔期。
五、適時采收
荷蘭豆、甜豌豆是以采收嫩莢出口國外和供應市場,采收標準一般是在開花后10天左右,果莢已充分長大,當豆莢飽滿不露仁,鮮嫩青綠,莢長6-10厘米,厚度不超過0.2厘米時,應及時收獲,以減少養(yǎng)分向豆莢的供應,促進上部莖蔓的生長和開花結莢,增加產(chǎn)量。采摘豆莢一般在上午進行,采摘時應小心輕放,不要損傷植株,以免減產(chǎn),一般采收期可達30至50天。
供作鮮菜用的嫩豆莢或豆粒一般在開花后14~20天開始采收,莢仍為深綠或開始變?yōu)闇\綠色,豆粒長飽滿時為采收適期。若采收過早,品質雖佳,但產(chǎn)量低;若采收過遲,豆粒中的糖分下降,淀粉增高,風味差。一般軟莢種宜稍早采,應在開花后12~14天采收;硬莢種以食籽粒為主,宜在開花后15~20天采收。
以上關于豌豆的無公害栽培技術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講到這,有需要的菜農(nóng)可以收藏,惠農(nóng)網(wǎng)這里還有更多蔬菜種植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