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豐產豐收技術大集合
惠農網·農技學堂
2713人閱讀
棉花原產于亞熱帶,棉花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棉花生產曾經在農業(yè)經濟格局中舉足輕重。我國是紡織大國和最大的棉花消費國且棉花產量居世界前列,新疆、山東、河北、湖北等省是我國主要產棉區(qū)。
棉花栽培是一種技術性較強的工作,栽培管理水平之高低,產量差異較大。種好、管好棉花是是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的重要途徑。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棉花超高產的栽培管理技術。
一、地塊選擇
棉花天性喜溫、喜光,根系發(fā)達,根深可達2米 以上。棉花栽培地以土層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砂質壤土田塊為最佳。
二、底肥管理
棉花施肥,底肥要以農家肥為主,可在棉花播種前翻耕施入,通常每畝施優(yōu)質農家肥3000- 4000公斤,復合肥30-S0公斤,并輔施鋅、硼肥各1- 2公斤。若沒有農家肥,可以替施施微生物菌肥春地可在整地時施入,秋冬季節(jié),可以結合深耕深翻施。
三、 品種選擇
優(yōu)良品種是保證后期高產的關鍵。春棉一般可選擇生育期135天 、抗棉鈴蟲和黃枯姜病能力強、高產優(yōu)質的品種,如中棉29 號、魯棉研25 號、商棉2000 等雜交抗蟲棉品種。
四、適期播種
1、適時播種是一播全苗的關鍵。當地溫穩(wěn)定在15度5天時為最佳播種期,選擇晴天上午播種最好。時間一般在4月10-15 日,最晚不超過4月20 日。
2、苗床選擇
最好選擇土壤肥沃、排水條件好、背風向陽、交通方便且多年沒有種植過棉花的地塊作苗床。
3、 配制營養(yǎng)土
年前將所需營養(yǎng)土備足,即在所定苗床地方將表土翻挖,凍土曬垡,熟化土壤。播種前30- 40天時培肥營養(yǎng)土。棉花育苗提倡高磷高鉀低氮,氮、磷、鉀、硼、鋅、鎂比例要合理,才能育苗出壯苗。每立方營養(yǎng)土需加45% 的復合肥1- 2公斤,再加腐熟的餅肥5公斤,充分拌勻打堆拍緊蓋膜,每隔10~-15d翻1次,使其充分熟化后備用。
4、嚴控播量,一播全苗
一缽只播種1粒,種子平擺,迅速蓋土覆膜,蓋籽土厚度以1厘米 為宜,使棉花出苗后達到棉苗齊、勾、壯。
五、培育壯苗
1、地膜覆蓋棉管理
棉苗出土后,當子葉由黃變綠,抓住晴天及時開孔放苗,特別是遇到晴天高溫時,要及早放苗防止高溫膜下燒苗。放苗后等子葉上水分千后,及時用細土封嚴膜口。當棉苗出齊后,及時間苗,去弱留強,每穴留2棵苗,長出第2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棵壯苗。在定苗時凡遇到只缺1苗的,相鄰穴可留雙苗代替缺苗,如果缺苗2 棵及以上的,一定要補缺,保證留足所要求的密度。
2、 營養(yǎng)缽苗管理
苗床管理要控制好溫濕度,防止高溫燒苗、寨流凍苗、發(fā)病死苗、高腳旺苗和鐵桿老苗,及時通風煉苗。一般出苗前不澆水,不旱不澆水,只有當苗床缺境、苗莖明顯變紅時,才需澆水。澆水時要選晴關,采取小水細流1次澆透,切勿大水漫灌和經常澆水,防止形成高腳苗。
六、 適時移栽
播后25- 30天棉苗達3~-4葉1心時移栽。移栽密度可依據品種的特性和土壤不同的地力來確定。雜交棉一般個體優(yōu)勢強、植株高大、結鈴多,行距1米,,株距0.45米,每畝可栽種1800株; 肥力較差的棉田,行距寬1米,株距0.3米,每畝可栽種2200 株。
七、水分管理
棉花生長周期需水量較多。灌水,要做到看天、看地、看苗情。在12點-13點 左右,如果棉株頂部3-4 片葉開始出現蔫萎時,就應做澆水處理,澆水時間應在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或晚上進行,嚴禁大水漫灌。棉田灌溉后如遇到大風,棉花吹倒后要及時扶正,以利迅速恢復棉花正常生長。
八、合理追肥
做到輕施苗肥,穩(wěn)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ㄢ徠谑敲藁ㄐ璺首疃嗟臅r期,一般畝施復合肥20-30公斤。對地力差、基肥少、長勢弱的棉田,可適當早施,在棉株開花達80% 以上,并坐住1- 2 個幼桃時進行追施,追肥方法以條施為宜。補施蓋頂肥主要是防止棉花后期缺肥而早衰,促進植株穩(wěn)健生長,增強抗病、抗蟲、抗早衰能力,爭取多結秋桃和增加鈴重。一般于打頂前后進行根外追肥,對缺氮或早衰棉田,每畝噴施1%尿素溶液50-75公斤,5 -7天/次,連噴2- 3 次。對缺磷、鉀或旺長貪青晚熟的棉田,每隔7- 10天噴1次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連噴2-3次,以達到后期不黃葉、不落葉、不早衰、高產優(yōu)質的目的。
確保棉花高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抓好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早、全、齊、均、壯”是播種五個要求,“五苗”,“全”就是不缺苗勻、壯;“早”就是適期播種、早出苗斷壟、保證計劃密度;“齊”就是棉籽萌發(fā)出苗整齊一致;“均”就是棉苗分布均勺一致;“壯”就是棉苗生長穩(wěn)健、根系生長迅速。只要做到這五點棉花種植的精髓,才會實現棉花早現蕾開花、早結鈴吐絮、早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