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的危害及正確選用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5636人閱讀
不少小麥種植戶發(fā)現(xiàn)這幾年來雜草越來越多、抗藥性越來越強、生長速度也越來越快,一轉眼就發(fā)現(xiàn)田里的雜草長得比小麥還好。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大家對雜草缺乏了解,或者是除草技巧不到位,如用水量不足、噴霧不均勻等,或是錯過了用藥的最佳時期。那么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如何識別雜草、選用對路藥劑、適期用藥、規(guī)范用藥并有效提高除草質量和效果,減少、減輕藥害。
一、根據雜草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及配方
禾本科雜草:節(jié)節(jié)麥、野燕麥、黑麥草、雀麥、看麥娘、罔麥、蠟燭草、早熟禾、硬草等。
闊葉雜草:豬芽草、佛座、婆婆納、繁縷、薺菜、豬秧秧、麥蒿,麥家公、附地草等。
防治節(jié)節(jié)麥、使用溫度、濕度、土質、土壤深度、使用范圍廣,萌發(fā)能力強,主要是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本身對節(jié)節(jié)麥有一定的防效,防效并不是特效。
野燕麥:主要是種子粒比較大,導致長勢比較旺,種子相對比較少,傳播速遞比較慢,對應它的化合物也比較多,作用位點比較多,比較理想的化合物 炔草酸、精惡唑禾草靈、異丙隆
黑麥草,前兩年比較嚴重,植株后期整個植株長勢旺,因為須根多,一定要打透藥。比較理想的化合物 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
雀麥、這幾年高桿、大粒雀麥越來越多,單獨防治很難。比較理想的化合物:啶磺草胺、氟唑磺隆
闊葉雜草、防治來說比較好防治。防治闊葉雜草,因為幾年前氣溫比較高,濕度比較大,年前前從土壤的雜草出苗,年后還會出一部分,總體來說年后基本全部出苗,建議年后化凍后7-15天用藥。
二、 從化合物來說
從禾本科化合物:炔草酸7-10g、氟唑磺隆2-3g、精惡唑禾草靈3-5g、甲基二磺隆1g、啶磺草胺1.25g、唑啉草酯3-5g、肟草酮、異丙隆40-60g 等
闊葉雜草:氯氟吡氧乙酸6-10g、苯磺隆2.5-4g、二甲四氯15-20g、芐嘧磺隆、吡嘧磺隆、唑草酮2g以下、雙氟磺草胺1-1.2g、噻吩磺隆2-2.5g等
復配方面:主要是根據當?shù)仉s草情況,進行復配,主要在4葉期以后到拔節(jié)前噴施
三、“一封二殺”技術及確定用藥時間
一封、二殺的趨勢: 一封主要封閉闊葉雜草及部分小粒禾本科雜草,二殺主要是小麥4葉以后、分蘗初期進行防治禾本科雜草。
苗后除草:防治過早雜草不能完全出土,過晚溫度低對部分藥劑除草效果有影響,有的會產生藥害。在小麥3葉后,雜草基本出齊且組織細嫩時噴藥除草效果最好。一般以11月中、下旬,即小麥播種后40天左右用藥為宜。為確保防效,要在氣溫10℃以上的晴好天氣,土壤比較濕潤時用藥。若噴藥時氣溫過低(低于6℃),雜草死亡較慢。原則上只要雜草已經出土,且具備施藥條件,防治時間宜早不易晚。對于晚播麥、雜草尚沒出土的地塊,或小麥沒達三葉期、溫度太低不進行秋季除草,特別是單子葉雜草田??煽紤]春季除草。
四、提高施藥技術:
1、嚴格按推薦的使用范圍、畝用藥量、噴藥時期和方法噴施;
2、配制藥劑時要采取二次稀釋法,要先用少量水配成母液,再按稀釋倍數(shù)加水,充分攪拌后均勻噴霧;
3、選擇天氣晴朗、無風或風小時噴藥,在適期范圍內,選擇連續(xù)好天的開頭施藥,并把噴藥時間放在頭中午或中午進行;
4、畝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即兩桶水,盡量使田間用藥量均勻一致,嚴禁重噴或漏噴;
5、噴藥前后兩三天內沒降水、不進行澆水,以免降低防效或產生藥害。
除草劑本身安全系數(shù)低,再加上使用不合理導致超出了安全使用的界定條件,致使出現(xiàn)重重問題。農民們要注意普通麥子對除草劑抗性高于硬質麥,因此要注意藥劑的選擇和施藥條件,從而減輕藥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