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發(fā)黃怎么補救?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0602人閱讀
麥冬的塊莖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具有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等功效。麥冬喜陰喜濕潤,因此在山坡的陰濕處、林下或溪旁生長。在我國各省均有種植麥冬?,F(xiàn)將麥冬高產(chǎn)種植技術(shù)分享如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生長習性
麥冬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較耐寒。種植地塊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沙質(zhì)壤土為好。土壤過黏、過沙、低洼易積水地塊不宜種植。忌連作。
2、選地整地
選好地后深翻土壤25厘米,結(jié)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廄肥2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并翻入土中作基肥,整平耙細后做寬1.3米的高畦,畦溝寬40厘米并在四周開好排水溝。
3、栽種
4月收獲麥冬時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挖出后剪下塊根做商品然后切去莖節(jié),留0.5厘米長的莖基。隨后敲松基部分成單株立即栽種。栽種時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厘米、溝深5厘米、穴距8~10厘米的規(guī)格開溝,每穴栽3株并在栽后蓋土、壓實、澆水。
4、田間管理
栽后15天松土除草,以后每隔1個月中耕除草1次。7月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人畜糞水2500千克、腐熟餅肥50千克。8月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人畜糞水3000千克、腐熟餅肥80千克、土雜肥1500千克。11月份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人畜糞水3000千克、腐熟餅肥5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遇雨及時疏溝排水,遇旱灌溉。麥冬喜陰濕環(huán)境可與玉米間作。
5、病蟲防治
(1)黑斑?。喊l(fā)病葉片葉尖發(fā)黃變褐逐漸蔓延到全株。防治方法:一是選健壯無病植株作種栽。二是雨季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三是發(fā)病初期用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天1次連噴3次。
(2)根結(jié)線蟲病:危害根部使根部形成癭瘤,須根縮短,后期根皮破裂。防治方法:一是實行水旱輪作。二是結(jié)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5%的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撒入栽種溝內(nèi)即可。
6、采收加工
麥冬于栽種后第3年春天收獲。收獲時小心將麥冬挖出,抖去泥土切下塊根和須根,置流水中搓凈泥沙。加工時將洗凈的麥冬,在曬席上暴曬并用手輕揉搓,再曬,如此反復數(shù)次直至搓掉須根,再曬至全干。質(zhì)量以塊根大而長、形似梭狀、肉實、色黃白者為佳。
以上是麥冬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作為一種中藥材,麥冬具有很高的種植價值,加上麥冬可與玉米間作,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產(chǎn)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