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的飼料配方有哪些?怎么養(yǎng)節(jié)省飼料?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7742人閱讀
番鴨細小病毒病是由番鴨細小病毒侵害3周齡以內(nèi)的雛番鴨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故又稱番鴨“三周病”。是由細小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其具有高傳染性和高致死率。以張口呼吸、喘氣、腹瀉及胰臟壞死和出血為主要特征,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冬春季節(jié)多發(fā),是番鴨飼養(yǎng)業(yè)中危害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雛番鴨細小病毒病的癥狀與治療措施。
發(fā)病癥狀
病鴨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直立,兩翅下垂,尾端下彎。兩腳無力,行走緩慢,常蹲伏于地,聚堆,不愿走動,驅(qū)趕時行動遲緩,步態(tài)蹣跚。病初飲欲增加,食欲廢絕,隨后不飲不食,排灰色或黃綠色稀糞,糞便黏附于肛門周圍的羽毛。死前多出現(xiàn)呼吸困難、抽搐,頭頸呈扭曲狀。病死鴨極度消瘦,喙、蹼發(fā)紺。
剖檢變化
剖檢有癥狀活鴨5只、病死鴨10只,均表現(xiàn)卡他性出血性腸炎及纖維素性腹膜性腸炎變化。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直腸黏膜覆蓋一層白色、菲薄、半透明的纖維素膜,一刮即脫落,不易碎,刮落后的腸黏膜出血。其中4只回腸前段外觀膨大呈灰白色,剪開后見有長約2~3cm的鉛筆芯樣栓狀物,質(zhì)地柔軟,剝離后腸壁菲薄。胰腺色澤蒼白,表面有數(shù)量不等的針尖大小的灰白色壞死灶,有的胰臟腫大呈暗紅色,有出血點。肝臟腫大,表面似網(wǎng)格狀,呈肝漿膜炎,膽囊明顯腫大,膽汁暗綠色。胸肌和心肌均呈灰白色。
治療
隔離病鴨,立即頸部皮下注射番鴨細小病毒高免卵黃液,輕者每只1mL,重癥者每只1.5mL,同時對未發(fā)病雛鴨每只注射1 mL進行緊急預防。利巴韋林拌料,lg原粉拌料25kg,全群連用3~4天,控制其他病毒感染。乳酸諾氟沙星飲水,lg原粉兌水15kg,每日2次,全群連用3~4天,控制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病的繼發(fā)感染。飲水中加入葡萄糖等電解質(zhì),以增加雛鴨抵抗力。徹底清除舍內(nèi)墊料及糞便,連同用具等用1:400~500倍百毒殺徹底消毒。墊料、糞便、病死鴨尸體等進行無害化處理,每隔2天經(jīng)0.3%過氧乙酸帶鴨消毒后換上干燥墊料。保持鴨舍干燥,通風良好,舍溫適宜。
防治
1. 加強消毒,用具最好用紫外線照射殺菌,購進的種蛋用甲醛熏蒸消毒,已污染的器械可用火焰消毒,墊草、糞便焚燒處理。
2. 接種疫苗,可用高免血清注射,每只皮下注射3mL。
3. 飼料中交替添加黃芪多糖粉和氟苯尼考。
4. 金銀花50 g、連翹40 g、青葉50 g、板藍根50 g、魚腥草40 g、蒲公英40 g、丹皮20 g、淫羊藿30 g、黃連25 g、黃岑25 g、黃柏25 g、知母30 g、焦梔子30 g、甘草15 g,供500只雛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