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長后期怎樣使用乙烯利
惠農網·農技學堂
5624人閱讀
我國是棉花種植大國,也是紡織大國。新疆是我國主要棉花產區(qū),這里的棉花種植實現(xiàn)了機械化。使用機采模式可以大大節(jié)約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創(chuàng)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機采棉關鍵技術:優(yōu)質機采棉品種、超寬膜、機械式精量點播、機采模式、滴灌一膜三管、一管一行,適期播種、一播全苗、因苗化調(水肥調控為主,化學調控為鋪)、水肥運籌、綜合防治、早打頂、早脫葉、適時機采。
一、選擇優(yōu)良品種
1.機采棉品種
選擇優(yōu)質、豐產、抗逆、抗蟲、抗病、吐絮集中,生育期適宜的棉花品種,是機采棉促早熟的基礎。
2.種子人工粒選標準
種子凈度≥99%,破碎率≤1%,發(fā)芽率≥95%,大小均勻。
3. 種子處理標準
100%種子包衣,種子包衣前曬種1-2天以增加種子發(fā)芽勢;用26%多福甲1:50進行機械拌種包衣。
二、適期播種
膜下5厘米地溫3天內穩(wěn)定通過12℃可播種,4月8日--18日為最佳適播期,實現(xiàn)100%四月苗。
精量膜上點播、合理配置株行距,嚴格播種技術標準,正封土,下籽均勻,淺播播深1厘米,空穴率<2%,膜面平展,膜面爆光面大。
播后24小時鋪好管,滴上水,滴水量以濕潤邊到達籽行為宜。播后遇雨,采用人力和機力在1-2天內完成破除板結,做到地膜不損壞,無麻眼。
三、綜合植保
根據(jù)蟲情測報,綠色防控、精確施藥,及時控制蟲害發(fā)生危害。棉花防治的主要害蟲有棉薊馬、棉盲蝽、棉鈴蟲、棉葉螨、棉蚜。早期一定控制棉薊馬、棉盲蝽發(fā)生危害,否則將推后棉花的生育期。
四、推遲進頭水
推遲頭水,保持蕾期偏旱狀態(tài),促根系下扎,防止頭水偏早,蕾期旺長。堅持因苗制宜,當葉片葉色灰綠或中午萎焉時,灌頭水,壯苗田頭水灌期6月中下旬為宜,畝滴水20-30 m3,頭水不帶肥。
五、早打頂早打群尖
6月下旬開始打頂,7月1日前全面結束打頂和群尖工作。
六、早催熟早脫葉
機采棉的棉田必須在8月中旬開始停肥,8月底停水,9月初完成脫葉催熟工作(脫葉催熟工作不晚于9月10日),要求鈴期≥45天,平均氣溫≥20℃維持在7天以上,棉田吐絮率≥40%,施用脫葉劑時必須加70-100克/畝的乙烯利。使用高地隙吊桿噴霧機械及時進行脫葉。
七、適時機采
適時采收標準:機械采收時間在9月20日-10月25日,脫葉劑噴施≥20天,脫葉率≥90%,吐絮率≥95%,即可進行機械采收。
棉花機采
機采作業(yè)標準:為保證質量機械進地時間以早晚避開露水為宜。要求:采凈率達到95%以上,掛枝率≤0.8%;遺留棉≤1.5%;撞落棉≤1.7%;含雜率≤14%,含水率≤10%。確保籽棉水分低于10%時方可打模。并建立機采棉原棉模塊“信息卡”制,內容包括:單位、地號、面積、品種、種植戶、機采日期、打模日期、打模機組、打模水份、打模質量監(jiān)督人、單位領導及種植戶簽字,為實現(xiàn)機采棉質量倒查追溯、分品種集中加工提供保證。
以上是機采棉促早熟關鍵技術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農業(yè)知識請關注惠農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