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樓發(fā)芽成苗率低怎么辦?提高滇重樓出苗率的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8254人閱讀
滇重樓是一種藥用草本植物,可用于跌打傷痛、驚風抽搐等癥。今天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撬拇ㄅ柚苌降亓窒碌嶂貥?a href='http://www.indianredcrossassam.org/t/39760.html' class='j-href' target='_blank'>生態(tài)種植技術(shù)。
1 重樓屬植物資源
據(jù)《重樓屬植物》記載,重樓屬(Paris)共24種、13個變種和變形。四川省有18種(含亞種)分布,大都分布于盆周山地和川西南山地的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云南松林、云杉林、竹林和灌叢或草坡中。
2 滇重樓主要特征
2.1 形態(tài)學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壯,莖高20cm~100cm,無毛,常帶紫紅色,基部有1~3片膜質(zhì)葉鞘抱莖。葉5枚~11枚,綠色,輪生,長7cm~15cm,寬2.2cm~5.5cm,為倒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全緣,常具一對明顯的基出脈,葉柄長0cm~1.8cm。
2.2 生態(tài)習性
滇重樓生長過程中,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遮蔽度。適宜生長在海拔為1600m~3100m的地區(qū),年平均氣溫為12℃~13℃,無霜期270d以上.
2.3 生長發(fā)育物候特點
4月底5月初開始出苗,展葉后5月中旬開花結(jié)實,5月下旬果實開始膨大,7月果實膨大明顯,8月底果實開始成熟,大部分成熟在9月中旬到10月底,果實膨大期20d,果實成熟期40d,花期不明顯。
3 林下生態(tài)種植技術(shù)
林下生態(tài)種植技術(shù)與大田種植技術(shù)雖然有許多相同點,但存在較大的差異。大田種植是在成片的土地上進行,種植密度大,需要遮蔭,對成片種植地進行統(tǒng)一管理。林下生態(tài)種植是一種近自然的種植方法,根據(jù)野生重樓的生態(tài)習性和森林的物候規(guī)律,利用不同植物的分層現(xiàn)象及生態(tài)位空間互補的原理,以及林下多樣的微生境和適宜的林冠層的透光率,借助其自然遮蔭作用,充分利用林地資源,與林木進行套作。在管理上針對單株或者叢株進行,精確定位,更為精細。
3.1 選地和整地
3.1.1 種植地選擇
種植地選擇是林下重樓生態(tài)種植技術(shù)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研究表明,重樓的產(chǎn)量與海拔高度沒有相關(guān)關(guān)系,但與土壤的類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關(guān)系,在經(jīng)常翻用、有機質(zhì)含量或速效肥力較高的壤土中生長可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而海拔、土壤類型及肥力對重樓的質(zhì)量(即根狀莖藥性,或者說根狀莖中的重樓皂苷I和重樓皂苷II的總含量)沒有影響。種植地選擇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1)林分類型:盆周山地區(qū)或川西南山地區(qū)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均可。如硬闊葉林、軟闊葉林、混交林、柏木林、厚樸林、黃柏林、杉木林、核桃林和竹林等類型。
(2)林下光環(huán)境:依上層林冠的空隙分布現(xiàn)狀,選擇空隙率或透光率在30%~50%之間的林下空地,地塊大小不限。如選擇較大的林窗,則需要遮蔭處理;如冠層太密,則需要剔除樹上過密枝葉??傊?,使全生育期進光度維持在30%~50%之間。
(3)土壤微環(huán)境:土層較厚、質(zhì)地疏松、石礫含較低、腐質(zhì)層較厚的山地黃壤或棕壤,且避免洼地(防積水),作為重樓下種母土。
3.1.2 地塊選擇和整地
種植地確定之后,選擇適宜的地塊進行整地。整地在深秋或初冬季節(jié)進行。
(1)天然林地塊選擇和整地:由于天然林喬木樹種較多,無明顯的株行距,冠層結(jié)構(gòu)復雜,林下微生境多樣,宜林下散生種植,種植地塊大小不一。根據(jù)林下具體的生境條件,可單株種植,可叢株種植,或可在較大的林中空地大面積種植。確定種植地塊后,對種植穴進行清理深翻,深度25cm ~30cm,清除土壤中的雜質(zhì)和殘渣,并對種植穴撒石灰進行土壤消毒和酸堿度調(diào)整,以及進行消毒殺蟲處理。
(2)人工林地塊選擇和整地:人工林有規(guī)則的株行距,冠層單一,林下生境簡單,可沿行距或坡向山勢確定條溝狀種植帶,溝寬30 cm ~50 cm,溝深25 cm ~30 cm,溝長依具體林況而定。翻耕種植溝之后,每公頃撒750kg~1125kg石灰,進行土壤消毒和酸堿度調(diào)整,使土壤的pH值在6.5~6.8之間,以及進行消毒殺蟲處理。
3.1.3 施基肥和開溝
種植前1個月,結(jié)合整地,將基肥施入播種溝或穴中,施足基肥。基肥或為過磷酸鈣+林中腐殖土或為腐熟農(nóng)家肥+中藥材專用栽培基質(zhì)。前者每公頃施過磷酸鈣750 kg+腐殖土 45 000 kg作為底肥,后者每公頃施腐熟農(nóng)家肥 45 000 kg+中藥材專用栽培基質(zhì) 4 500 kg ~7 500 kg,然后淺鋤1遍,細碎耙平土壤,使耕作層肥土均勻,形成垅高20 cm高的墑,待種。
為便于雨季排水,應(yīng)根據(jù)行距走向或坡向山勢作畦。每條種植溝的排水溝溝溝相通,并有出水口。
3.2 種苗繁育
重樓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狀莖和種子繁殖。
3.2.1 品種選擇
選擇重樓基源植物的滇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優(yōu)良種子或根莖作為栽培種源。
3.2.2 種子繁殖
重樓種子具有明顯的后熟作用,胚需要休眠完成后熟才能萌發(fā)。在自然情況下經(jīng)過兩個冬天才能出土成苗,且出苗率較低。種子大多在9月~11月份成熟,為增進種子萌發(fā)力,待蒴果開裂后種皮變成醬紅色時進行采收。把采收的果實洗去果肉,稍晾水分,作濕砂或土層積催芽。
具體方法是:種子與砂(土)的比例為1∶5,再施用種子重量1%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并拌勻,裝催苗框中,置于室內(nèi),催芽溫度保持在18 ℃~22 ℃,每15 d檢查一次,保持砂子的濕度在30%~40%之間(用手抓一把砂子緊握能成團,松開后即散開為宜)。第2年 5月份有超過50%的種子胚根萌發(fā)時便可播種。將處理好的種子按5 cm×5 cm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苗床上,苗床寬1.2 m,高20 cm,溝寬30 cm。種子播后覆蓋1:1的腐殖土和草木灰,覆土厚約1.5 cm,再在墑面上蓋一層松針或碎草,厚度以不露土為宜,澆透水,保持濕潤。當年8月份有少部分出苗,大部分苗要到第3年5月份后才能長出。種子繁育出來的種苗生長緩慢,3 a后,重樓苗形成明顯根莖時方可進行移栽。
一般而言,重樓種子育苗到第5年開始開花結(jié)果,生長速度迅 速增加,根莖重量一般可達8 g~15 g,可按根莖重量進行2~3級分級種植。最適宜的重樓種苗根莖重在10 g左右,種植3 a~4 a即可收獲。
3.2.3 根莖繁殖
由于種子育苗周期太長,目前重樓繁殖主要使用根莖切塊繁殖。根莖切塊繁殖分為帶頂芽切塊和不帶頂芽切塊兩種方法,前者成活率高于后者,生長量是后者的1.5~2.5倍。
重樓倒苗后,取根莖,按垂直于根莖主軸方向,從頂芽以下2 cm處的根狀莖橫切段切割,作為帶頂芽種苗。切段后傷口用草木灰或1‰高錳酸鉀溶液處理30 min,在苗床中集中培育兩個月,使切段傷口充分愈合、穩(wěn)定即可移栽,或用0.000 2%的6-BA或50%ABT生根粉浸泡24 h, 稍晾干后,在溫室或小拱棚育苗苗床按株行距2 cm×2 cm放置,覆土5 cm,上覆1層松針保濕。帶頂芽的根莖切塊繁殖苗第2年春季出苗,當年便可開花結(jié)果;不帶頂芽切段育苗到第3年開始開花結(jié)果。根莖切塊繁殖苗生長速度快,移栽種植3 a~4 a即可采收,根莖重量一般可達7 g~12 g,可按根莖重量進行2~3級分級。
3.3 移栽和定植
3.3.1 移栽時間
移栽時間一般在冬季種苗倒苗后的11月~12月或翌年的1月~2月。此時移栽的重樓根系生長較快,花、葉等器官在芽鞘內(nèi)發(fā)育完全,出苗后生長旺盛。
3.3.2 種植方法
種苗移栽株行距10 cm~15 cm×20 cm~30 cm,種植時按行距在畦面20 cm處開溝,溝深6 cm~7 cm。按株距10 cm~15 cm將根莖排放,一定要將頂芽芽尖向上放置,用開第二溝的土覆蓋前一溝,如此類推,覆土與畦面平。播完后,用松針或稻草覆蓋畦面,厚度以不露土為宜,起到保溫、保濕和防雜草的作用。栽后澆透一次定根水,以后根據(jù)土壤墑情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3.4 田間管理
3.4.1 中耕除草
重樓要求土壤疏松,因此出苗后,應(yīng)注意松土除草,一般是中耕除草和松土結(jié)合進行。先用手拔除重樓植株50 cm周圍雜草,防止雜草與重樓爭光爭肥;在中耕中盡量淺耕,不能傷及重樓的地上部分與須根。
3.4.2 遮蔭
重樓忌強光,怕高溫。林下套種重樓因林冠層的遮蔭作用,原則上不需要遮蔭處理。如果種植地是林中空地,移栽定植后應(yīng)及時搭棚遮蔭,或利用藤本作物的莖蔓棚架遮蔭,或采用遮蔭率60%遮陽網(wǎng),或采用竹片編織成簡易竹簾遮蔭。
3.4.3 水分管理
滇重樓生長期間,適宜的土壤濕度為30%~40%,而遭水澇的重樓根莖易腐爛,導致植株死亡,產(chǎn)量減少。四川盆周山地區(qū)或川西南山地區(qū)的冬、春季節(jié)較干旱,林下土壤濕度較低,達不到30%;雨季為5月~8月,土壤濕度又過大。重樓移栽后每10d~15d應(yīng)及時澆水1次,使土壤水分保持30%~40%;雨季時,多雨,土壤易板結(jié),及時排水防澇;冬季注意防旱防凍,適時澆水、蓋草。
3.4.4 追肥培土
滇重樓施肥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復合肥和各種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肥包括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家畜糞便、油枯及草木灰、作物秸稈等,禁止施用人糞尿。有機肥在施用前應(yīng)堆漚3個月以上(可拌過磷酸鈣),以充分腐熟。滇重樓需肥量很大,尤其是對氮肥和磷肥的吸收值較高,種植期間每年都要堅持施追肥。
追肥每公頃每次 22 500 kg(按每公頃27萬株獨苗計),于5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追施1次。在施用有機肥的同時,應(yīng)根據(jù)滇重樓的生長情況配合施用N、P、K肥料。滇重樓的N、P、K施肥比例一般為1∶0.5∶1.2,每公頃共施用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各150 kg、300 kg、180 kg。施肥采用撒施或兌水澆施,施肥后應(yīng)澆一次水或在下雨前追施。滇重樓的葉面積較大,在其生長旺盛期(7月~8月)可進行葉面施肥促進植株生長,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噴施,每15 d噴1次,共3次。噴施應(yīng)在晴天傍晚進行。
3.4.5 摘頂去果
在營養(yǎng)生長結(jié)束之時,對于不留種(即以根狀莖入藥)的重樓,可采取摘除子房不留果實、但要保留萼片(萼片綠色,用于進行光合作用)措施,即在其花萼片展開后摘除子房,讓養(yǎng)分集中在其營養(yǎng)生長上,可促進滇重樓的根莖生長,增加根莖干物質(zhì)積累。
3.5 病蟲害防治
3.5.1 病害
主要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黑班病、莖腐病和根腐病。葉斑病、炭疽病主要危害葉子。黑班病從葉尖或葉基開始,產(chǎn)生圓形或近圓形病班,有時病害蔓延至花軸,形成葉枯和莖枯。莖腐病先在莖基部產(chǎn)生黃褐色病斑,病斑擴大后,葉尖失水下垂,嚴重時莖基濕腐倒苗。根腐病主要危害地下根莖。其防治措施:發(fā)病初期噴灑1%茴毒清水劑300~500倍液,或50%甲基硫苗靈懸浮劑1500~2 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同時剔除病苗,注意排水排濕,降低空氣濕度。
3.5.2 蟲害
蟲害主要以地老虎、蠐螬為主,咬食根莖。其防治措施:整地作墑時,每公頃撒施5%辛硫磷顆粒劑22.5 kg ~30 kg,或3%呋哺丹顆粒劑30.0 kg ~37.5 kg進行土壤消毒殺蟲處理。當重樓苗長出時,將噴有敵百蟲的鮮菜葉放于墑面誘殺幼蟲。
4 采收與加工
4.1 采收時間
藥用重樓以根狀莖入藥。種子繁育種苗的重樓在移栽后第6年采收最佳,帶頂芽根狀莖的種苗在移栽后第4年采收最佳。重樓秋季倒苗前后(地上莖枯萎),即11月~12月至翌年春季萌動前,也就是3月以前均可收獲。
4.2 采收方法
重樓根狀莖大多生長在表土層,容易采挖。采挖時盡量避免損傷根莖,保證重樓根莖的完好無損。選擇晴天,先割除莖葉,然后用鋤頭從側(cè)面開挖,挖出整個根狀莖,抖落泥土。
4.3 產(chǎn)地加工
挖出后的重樓根狀莖,去凈泥土和地上莖葉,個頭稍小、但芽頭好、根系發(fā)達的可收貯做下年用種;粗大者,清水刷洗干凈后,趁鮮開片,片厚2 mm~3 mm,放進沸水中煮3 min~5 min,撈出曬干或烘干入藥。陰天可用30 ℃左右微火烘干,以免糊化顯膠質(zhì)。
4.4 質(zhì)量要求
采收加工后的重樓根狀莖質(zhì)量要求可從外觀性狀和內(nèi)在質(zhì)量確定,是影響重樓市場價格的重要因素。
4.4.1 外觀性狀
優(yōu)質(zhì)重樓根狀莖外形上扁圓柱形,略彎曲,表面灰褐色,根狀莖粗壯,肉質(zhì)堅,切面白色至黃白色,粉性足。氣微,味微苦、麻。
4.4.2 內(nèi)在質(zhì)量
內(nèi)在質(zhì)量包括含水率、總灰分、皂苷I和重樓皂苷II總量和DDT殘留量等幾個方面。
(1)含水率:按《中國藥典》(2005 年版一部)規(guī)定,重樓根狀莖水分含不得超過12.0%。
(2)總灰分含量:按《中國藥典》(2005 年版一部))規(guī)定,總灰分含量不得超過6.0%。
(3)重樓皂苷I和重樓皂苷II含量:按《中國藥典》(2005 年版一部) 規(guī)定,重樓皂苷I和重樓皂苷II總含量不得少于0.80%。
(4)DDT殘留量:DDT殘留量均不得超過0.05 mg·kg-1;重金屬As、Pb、Cd、Hg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2 mg·kg-1、1.5 mg·kg-1、0.05 mg·kg-1、0.01 mg·kg-1g。
5 包裝、貯藏與運輸
5.1 包裝
包裝材料要求干燥、清潔、無異味以及不影響品質(zhì),以及易回收、易降解。包裝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護品質(zhì)。在包裝外標簽上,應(yīng)注明品名、等級、數(shù)量、收獲時間、地點、合格證和驗收責任人。有條件的種植戶應(yīng)注明農(nóng)藥殘留、重金屬含量和成分含量分析結(jié)果。
5.2 儲藏
包裝好的商品材料,及時貯存在清潔、干燥、陰涼、通風、無異味的專用倉庫中,要防止霉變、鼠害、蟲害,注意定期檢查。
5.3 運輸
運輸工具必須清潔、干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中應(yīng)防雨、防潮、防污染,嚴禁與可能污染其品質(zhì)的貨物混裝運。
以上就是四川盆周山地林下滇重樓生態(tài)種植技術(shù)的全部內(nèi)容,有需要的菜農(nóng)可以多多參考。